以“大起底”促进大提升
近期,内蒙古自治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待批项目、闲置土地、沉淀资金、“半拉子”工程、开发区建设5个方面的“大起底”行动,突出问题导向,推动资源要素节约集约利用。“五个大起底”行动高效推进,变“包袱”为“财富”,给稳运行、优环境带来了极大提振。
生产要素的失配、错配、闲置等问题,既影响创造活力的迸发,又阻碍财富源泉的涌流。这种情况并不孤立地出现在某个省市:有地方一边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去外面找项目,一边让辛辛苦苦跑来的项目“睡大觉”;也有地方一边是用地紧张,一边是土地批而未供、批而未建;还有地方一边是项目等钱,一边是钱等项目。试问,眼皮子底下的要素都用不好,又怎么发展经济呢?
要盘活存量,首先需刀刃向内、全面梳理。“大起底”,就是摸清底数。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对十几个重要部门开展专项巡视,各自治区、盟市相关部门组建了工作专班。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五个大起底”行动,全区核查了9.6万个项目,其中有办理需求的项目1.22万个。
其次应分类处置、限时办结。同步建立补批项目台账,并向社会畅通投诉渠道、公布最后期限;需要上级审批的,必须按时上报;各层级都要明确时间要求,承诺符合条件的待批项目应批尽批。
最后要建章立制、明确导向。对批而未供、批而未建等土地加大处置力度,到期未用的坚决收回、继续使用的补缴税款。对超期未用又没有正当理由的公共资金坚决收回、该追究责任的严肃追责,让趴在账上的资金“转起来”。对“半拉子”工程采取招商引资、合作开发、资产重组、转让拍卖等灵活手段进行处置。在开发区建设中开展园区整合、探索“飞地经济”,突出亩均产值、亩均税收考核导向。
“大起底”,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一次“回头看”。起底、激活、纠错,向盘活存量要生产力的同时,应着力体现办事讲规矩的意识、体现雷厉风行的作风,这对慢作为、懒作为惯性是一次挞伐,对粗放式、“大呼隆”形象是一种革新。以“大起底”促进大提升,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向低效开刀、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