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财政政策发力空间
今年上半年,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在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性较强的背景下,我国财税部门实施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取得了明显成效。
上半年,在内外部形势错综复杂、疫情反复的背景下,全国共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221亿元,在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仍实现正增长,为重点领域支出提供有力保障,充分展现我国较强的经济发展韧性。
一是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今年上半年,各级财税部门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需要,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加大减负纾困力度,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今年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重头戏。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20日,合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万亿元,有约2万亿元为增值税留抵退税。截至今年8月15日,我国大规模留抵退税存量留抵税额集中退还任务已圆满完成,有效地缓解了疫情影响下市场主体现金流压力,在提振市场主体预期、保障劳动就业以及促进经济恢复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是拉动投资、弥补需求不足,保持经济适度韧性。今年以来,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明显加快,专项债投资范围进一步扩大,较好保障了地方合理融资需求,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47万亿元,今年发行任务基本完成,有效发挥了地方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扩大了民间投资需求;同时,财税部门不断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包括延续实施车辆购置税等税收优惠政策,有效释放了居民消费需求,弥补当前社会需求不足。
三是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障改善民生及重点工程。今年以来,财政部门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通过完善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地方的财力支持,压实地方责任,提高基层财政保障能力,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同时,继续加大对于科技、卫生等重点工程的支持力度,更好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
下一步,应继续发挥好财政政策稳经济大盘的作用,多措并举。
首先,继续精准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在财政收入政策方面,不断落实落细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更好地发挥税收跨周期、逆周期宏观调控作用;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鼓励地方政府盘活专项债限额空间,并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做好专项债管理工作,使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联动,实现积极财政政策拉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综合效应,打造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促进国内外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在资源优化配置中全面提升我国的产业发展水平。
其次,继续统筹好财政资源,保障重点领域支出。依法依规组织税费收入,做好高质量发展的财力保障工作;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确保财政工作服务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突出保障重点支出,并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体系,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
最后,继续推动建立现代财税体制,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不断完善现代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持续推进依法治税,更好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加快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央地财政关系,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防范基层财政运行风险,发挥好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积极扩展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系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