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认为——
“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发展导向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9月3日发布系列研究成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丛书。该丛书认为,在各国高质量合作的推动下,“一带一路”建设将呈现一体化、去碳化、数字化、减贫化的“四化”发展特征。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胡必亮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鲜明的发展导向,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新的发展动能。各方若能继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必将带来高质量发展成果,“四化”特征将是“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表现。
首先,“一带一路”建设将有力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当前,“一带一路”已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搭建起了“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框架。“六廊”指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六路”指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多国”指一批先期合作国家。“多港”指若干保障海上运输大通道安全畅通的合作港口。
在亚洲、非洲、拉美以及中东欧地区,“一带一路”建设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促进效应尤为显著。例如,借助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为依托共建“一带一路”。东起连云港的新亚欧大陆桥覆盖亚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开通中欧班列,构建了广泛的区域供应链和产业链,也通过在沿线建设跨境产业园区,让这条铁路线变成了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带,不仅有效提升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也显著提升了中东欧地区乃至欧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程度。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一体化趋势也越发明显。新疆的发展是最好的证明。目前新疆拥有经国家批准的对外开放口岸20个。2021年,新疆跨境电商进出口20.7亿元,增长152.4%,今年1月份至6月份,跨境电商进出口达到21.2亿元,超去年全年规模。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副院长刘倩表示,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中央提出要发挥新疆区位优势,把新疆打造成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的高地,关键就在于推动新疆与欧亚经济联盟等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贸易往来,这将有力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其次,各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将有力促进去碳化发展。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拥有较为领先的技术和资源,通过加强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可有效推动当地新能源产业发展。例如,由上海电气总承包建设的阿联酋迪拜太阳能电站项目,可以24小时稳定连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项目完全投产后,可让32万家庭用上清洁电力,每年减少160万吨碳排放。此外,“一带一路”建设还可以通过推进国际绿色产能合作、发展绿色低碳交通、促进绿色投融资等方式,推动相关国家去碳化发展。
再次,中国在数字化方面具有优势和经验,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将有力带动相关国家的数字化水平。例如,“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数据中心、5G等数字基础设施以及电子商务、政务数字化等在相关国家的发展。各国还可以探讨共建“一带一路”数字标准,以更好地推动数字化技术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普及和发展。
最后,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将更好地向国际社会传播减贫经验,并在实践中推动全球减贫事业。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相关国家建设了很多基于民生需求的重要项目,对当地减贫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一带一路”合作未来将继续提升相关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工业化水平以及农业生产效率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帮助当地更快、更好地进行减贫。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之所以具有强烈吸引力,原因在于它是基于发展导向的一种新的国际合作模式,为促进相关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这样的新动力不断地创造出新机遇,最终助力实现互利共赢新发展。”胡必亮认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在于,能够保障良好的互惠互利过程可持续地进行下去,进而实现共同繁荣与共同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