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空间能做大文章

王胜强

截至今年6月底,河北已新建成城市公共停车位17.6万个,完成年度任务的88%。预计到今年10月底前,全年公共停车位建设任务将全部完成。

停车难是个老大难问题。当前,各地都在致力于解决停车难问题,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城市空间有限,难以无限量供应土地修建停车位。二是停车位供给不平衡,在新城区和新小区等新建成区,由于提前规划,停车难的问题稍微轻一点,难就难在老城区、老小区以及学校、医院、写字楼、商业区、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三是现有资源利用率不高,一边是无处可停的车辆,一边是大量私人或单位车位因潮汐效应处于分时段闲置状态,还有随处可见的“僵尸车”挤占有限车位。四是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对周边车位分布、可停数量等基本信息进行整合并推送给车主的数据平台,未能充分发挥科技对分配停车资源的引导作用。

河北利用公共绿地、城市广场等场所的地下空间谋划建设立体停车设施;清整闲置空地,拆除破旧围挡,整治私搭乱建,引入社会资本新建停车场;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为治理停车难提供新路径……这些做法值得借鉴,同时也带给我们启示。

解决停车难的问题,需要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从思想认识层面看,不能因为这是城市共有的老大难问题就不去认真解决,毕竟这是事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民生工程。二是从操作层面看,要做好加法、减法和乘法。做加法就是做增量,想方设法“上天入地”、拓展地下空间、平整边角地块,修建立体停车位和停车楼等增加停车位总量。做减法就是对城区沿街的“僵尸车”开展持续清理行动,整治私装地锁等行为,进一步盘活存量。做乘法就是推广智能化停车服务,加快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开发移动终端智能化停车服务应用,提高管理水平,推进开放共享,实现信息查询、车位预约、电子支付等服务功能集成,推动停车资源共享和供需快速匹配。

解决停车难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下定决心、做大增量、盘活存量、科技赋能,是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矛盾的。俗话说,“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对各地来说,只有拿出绣花的功夫,才能在小空间里做出大文章。解决停车难问题,就如同“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有限的空间是“螺蛳壳”,增加停车位的有效供给是“做道场”,虽然很难但必须迎难而上。

2022-09-03 王胜强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60356.html 1 <p> 小空间能做大文章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