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全力以赴拼经济

本报记者 钟华林 刘 畅

今年上半年,四川经济运行总体稳健,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1%,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18.6%,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发送量分别增长8.1%、6.4%。

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表示,四川省委把“拼经济”摆在最突出的位置,正是针对当前严峻形势的科学判断和直击当前复杂局面的应对之举。唯有放手一拼,才会拼出逆风机遇、拼出最好结果。

聚焦项目落地落实

7月16日,四川十二届省委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对以“拼”的精神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7月23日,四川省委召开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

5月份,四川启动了全省制造业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第二季相关活动。成都、眉山、资阳等多地分别举行项目投资拉练现场会,各地各有关部门“一把手”“挂帅出征”,以更大力度开展督查督战,让政策更快更精准地传导到企业、到基层、到项目。

一边是招引,一边是落实。“资阳临空经济区(清泉)智能制造产业园总投资22.37亿元,规划建设现代新兴工业制造中心、智能装备片区、智能终端片区和医疗器械片区‘一心三片’产业功能区。”资阳市港投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智介绍,“我们对入驻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实现‘走进一道门、找准一个人、办好一切事’。”

不仅资阳,四川多个重点招引项目相继取得实效。7月29日,总投资280亿元的巨星(绵阳)稀土永磁新材料产业项目正式破土动工。投资30亿元的腾讯(成都)智能网联创新中心项目、140亿元的江苏中能硅业(乐山)年产20万吨多晶硅(颗粒硅)项目等也签约落地。

四川提出大力实施制造强省战略,新型工业化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主导作用。当前,四川正在实施“5+1”产业提质倍增行动,巩固电子信息、先进材料产业良好势头,推动装备制造、食品饮料、能源化工提升产业能级,培育更多万亿元集群、千亿元企业,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半年,动力电池、晶硅光伏、钒钛、计算机通信产业分别增长152.5%、74.3%、32.1%、17.8%。

7月21日,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宜宾市开幕。目前宜宾已签约落地产能达225GWh,预计今年将生产动力电池70GWh以上、实现产值500亿元以上。随着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一批行业领先企业相继落户,四川动力电池产业已形成以“动力电池之都”宜宾为主导,成都、遂宁、眉山等地协同发展的格局。

只有“拼”才能“稳”。据统计,上半年,四川省外商直接投资到位20.27亿美元,同比增长31.84%;内资方面,上半年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4466.6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3.13%。前7月,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均呈现同比增长态势,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1%。

纾困解难激发活力

四川现有市场主体800多万户。疫情发生以来,四川坚持把纾困解难作为重点,多措并举稳住市场主体。

针对中小微企业,四川提出要重点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账款专项行动,在退税减税降费、房租补贴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前7月减轻税费负担近1400亿元;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重点企业,四川提出坚持“一企一策”,加大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延期还本付息力度,助力企业稳定生产;对生产经营暂时面临困难但项目有前景的企业,实施“点对点”服务。

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服务专员主动送政策上门,通过大数据调查核实企业情况,符合政策的企业实行“免申即享”。截至目前,审核发放稳岗补贴8840多万元,减征社保费1.8亿元,切实帮企业渡过难关。

四川省省长黄强表示,四川坚持“实干为先”,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认真落实国家一揽子政策,及时出台一系列配套举措,打好稳定经济“组合拳”,下好助企纾困“及时雨”,竭尽全力稳增长、千方百计稳市场主体、想方设法稳就业,牢牢守住疫情防线、安全底线、生态红线,全省经济实物量指标支撑有力。

前7月,四川的“铁公机”货运量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5.1%,市场主体较疫情前增加187万户,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全年目标76.4%,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81.1%。

“双圈”建设成势见效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四川坚持与重庆紧密协作、相向而行,巴山蜀水实现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可喜变化。

随着时速350公里的成渝客专完成提质改造,重庆至成都已实现1小时通达。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正加快推进,全国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第四极”和国家对外开放新支点正加快形成。成渝中线高铁、成达万高铁等启动建设,建成及在建川渝间省际高速公路通道达20条;中欧班列(成渝)自去年1月开行以来,累计超7500列。

川渝两地先后联合推出3批共311项“川渝通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目前已有300余事项实现落地可办,累计办件量超过1000万件。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让内陆腹地四川正加快向开放前沿转变。成都已成为中国内地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前7个月,成都航空枢纽旅客吞吐量达1974.9万人次。

上半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增长3.3%。截至7月底,160个川渝两省市共建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共有153个实现开工,完成投资1287.5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70.2%。

2022-08-27 本报记者 钟华林 刘 畅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59972.html 1 <p> 四川全力以赴拼经济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