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产业协同发展要精准发力
“受益于我国锂电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基础锂电材料生产国和锂电消费国。当前我国锂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产业投资逐年增加,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创新持续推进,生产工艺逐步完善,国内外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也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行业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作出贡献。但是,需要充分关注全产业链的运营风险,实现协同发展,行业发展才能行稳致远。”在日前举行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段德炳介绍了我国锂产业发展状况。
当前,我国发展锂产业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原副会长、锂业分会会长赵家生表示,我国是锂冶炼加工和消费大国,已经连续多年位列世界第一大锂盐生产国。2021年,我国锂盐产量约48万吨(折合碳酸锂当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3%;锂电池正极材料产量约111.17万吨,全球占比约75%;锂电池环节,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约220GWh(吉瓦时),全球占比约59%;进出口方面,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锂原料进口国和氢氧化锂产品出口国。2021年,全球锂及其衍生物产量折合碳酸锂当量约66万吨,同比增长50%以上,产量增加主要来自我国和智利。
值得注意的是,锂产业协同发展势在必行。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特聘顾问朱玉华表示,锂产业当前主要问题是产业协同发展不够,产业链存在头小尾大现象,形成倒三角产业形态。“动力电池既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也是锂产业发展的动力。但从产能配套来看,电池大于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大于前驱体,前驱体大于锂盐,锂盐大于精矿。上游的产能瓶颈严重制约着下游产能的发挥,特别是锂盐和锂矿,由于投资周期较长,现实产能不能满足下游的迫切需求,形成供需错配,导致原料价格居高不下。”朱玉华说。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秘书长吴艳华表示,整个锂产业链中,下游需求端锂电池建设周期比较短,最快6个月左右可建成投产;正极材料建设周期为1年至1.5年;锂盐建设周期为2年至3年;而锂资源项目建设周期最长,锂矿石项目建设时间为3年至5年,盐湖卤水项目建设时间为5年至8年。所以当下游需求市场放量时,锂资源开发周期长,资金投入高,项目建设难度大,无法及时抓住行业周期,造成锂盐供需错配。
我国锂产业协同发展潜力巨大,可以充分挖掘。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上半年销售量达26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的24%,发展势头良好。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占世界约60%,有望实现小型汽车发展的“变道超车”。我国是新能源汽车大国,已建立了从上游锂资源开发、锂盐生产,中游正极材料、锂电池生产,下游终端新能源汽车生产以及锂电池回收利用的锂“全生命周期”产业链。目前,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合肥国轩等下游电池厂或整车厂正在积极布局上游锂资源的开发,以保证产业链的锂原料供应。
针对锂产业面临的协同发展问题,朱玉华认为,应当从三个方面精准发力。一是上下游共同完善产业链,上游锂矿和锂盐企业要加大投资力度,最大程度释放现有产能,保持精矿和锂盐合理价位。下游企业要对目前的供需状况予以一定理解,主动与上游企业沟通,建立中长期合作供需关系,以投融资等多种形式形成“企业命运共同体”。二是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有所作为,针对锂资源端现实的短缺情况,加大国内探矿权、采矿权的审批力度,立足国内储量解决锂资源供给问题。我国锂盐湖和锂云母资源丰富,在环保要求满足的情况下,应该鼓励企业加大开发力度。与此同时,重视国外锂资源的开发。总体上看,国外锂资源品质好,特别是澳大利亚锂矿和南美洲“锂三角”的盐湖资源值得关注。在开发国外锂资源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应当加大对锂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三是相关中介组织应发挥引导行业良性发展的独特作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作为政府、行业、企业的联络机构,要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和新能源战略,在引导锂企业理性投资、理性发展方面积极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