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如何实现全年发展预期目标——

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本报记者 熊 丽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4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当前经济形势怎么看,怎么办?专家表示,既要重视当前困难挑战,更要看到长期发展大势,要落实好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信心、稳定预期、保持定力,稳中求进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迎难而上平稳开局

今年以来,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陡然上升。从国际看,世纪疫情仍在蔓延扩散,俄乌冲突持续升级,全球通胀压力明显上升,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外溢风险增加。从国内看,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对经济恢复冲击加大,3月份以来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较为突出,一些超预期因素明显增多。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及时出台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靠前发力提速加劲。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增速高于上年四季度0.8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3%。CPI同比上涨1.1%,总体处于温和上涨区间。城镇新增就业285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5%。

“从一季度情况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实现了平稳开局。”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近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经济形势专题研讨会上表示,一季度,我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稳外贸、稳外资取得成效,主要宏观指标处在合理区间。实体经济基础产业、基础投资、基本消费等生产生活的基本盘,从指标来看是稳定的。

今年以来,受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疫情反复蔓延等因素影响,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普遍不及预期。放眼全球,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经济增速名列前茅,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一季度中国经济4.8%的增速,仍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而且通胀水平相对较低,工业持续恢复,投资需求特别是基建投资回升,创新动能在增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在内外环境超预期变化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显现出了韧性。

短期下行未改长期向好基本面

宁吉喆表示,我国正面临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相互叠加的复杂严峻局面,从3月份一些数据和4月份个别先行指标看,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还在加大,经济下行的压力也在加大。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从长期发展大势把握短期形势变化,既要重视短期经济运行的新变化新挑战,更要看到经济短期下行并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王一鸣表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被短期指标波动“牵着鼻子走”,才能保持战略定力、增强信心,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以外资外贸为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表示,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一定影响,逆全球化趋势在增强,确实会对我国外贸外资和对外投资产生负面影响,对此要高度重视。但更要看到,我国在稳外贸外资基本盘方面仍然有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

近期,中国德国商会和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71%的德资企业、三分之二的美资企业希望增加在华投资。张晓强认为,这反映了中国产业链优势,特别是巨大市场的吸引力。以汽车行业为例,特斯拉公司表示将扩大上海工厂的产能;宝马集团增资279亿元,将其在华晨宝马的股权占比由50%提升至75%。这是中国在制造业相关领域进一步扩大外资准入措施的实际成效。“在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进程中,我国有信心、有条件稳住外贸外资的基本盘,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作出中国的重要贡献。”张晓强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大卫表示,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实施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据企业反映,面向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和加大留抵退税力度的政策已经有了积极效果,产生了良好预期。随着政策工具的应用及效果的显现,市场信心也会逐步恢复。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

宁吉喆表示,下一步,要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针对性地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回应外资企业来华营商便利等诉求,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张晓强表示,在使用外资方面,要协调解决外资企业的复工复产,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强化对外资的服务保障,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同时,引导外商优化投资结构,在绿色低碳、数字经济、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为其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在国内外因素交互作用下,不少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更加困难,对发展前景存在担忧,这时往往对经济运行和政策信号的变化更加敏感,市场信号和情绪容易被放大。”王一鸣表示,在当前复杂严峻形势下,要更加注重预期管理,及时回应市场关切,加强与市场主体的沟通交流,让市场主体更好理解政策意图,防止发生误读误判,避免市场出现大幅波动。

稳预期,首先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王一鸣表示,当前我国通胀率、赤字率都处在较低水平,政府负债率也处在合理区间,外汇储备充足,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工具箱仍有充足工具。要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让政策应对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考虑到市场主体融资需求仍然偏弱,应更好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联动。

在积极财政政策方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建议,可以考虑发行长期国债,投入到实现“双碳”目标对应的节点领域、数字化转型和新基建关键领域、基础研究等,甚至包括用来稳定市场主体,给居民发放现金或消费券,等等。

王一鸣认为,稳预期要有一些标志性行动,要在完善监管政策特别是平台经济监管政策方面有进一步措施。要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加快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逐步转向常态化监管,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完善监管政策,提高监管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处理好规范和发展的关系,明确规则、划清底线、加强监管、规范秩序,更好推动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此外,还要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加快对稳预期有重要影响的改革举措落地。

2022-05-14 本报记者 熊 丽

专家谈如何实现全年发展预期目标——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53840.html 1 <p> 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