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节水抗旱不误农时

本报记者 陈发明

今年春天,甘肃榆中县高崖镇的种粮大户张彦没有等来一场像样的雨。4月11日上午,记者见到张彦的时候,他正在地头忙着指挥农机驾驶员播种马铃薯。“在我们旱作农业区,雨水太宝贵了。要是以前遇上这样的干旱天气,地就没啥种头了。”张彦的语气中有遗憾,但今年的春旱并没有让他放弃播种。

2017年,外出打工的张彦回到村里种地,几年来,他陆续流转了2000多亩撂荒地。“都是山里的梯田,浇不上水,遇上天旱收成不好,很多人就不种了。”别人撂荒,老张为啥敢流转过来继续种?“成了规模,农机具就能更好发挥作用,国家有项目扶持,自己再投入一些做节水改造。只要有水,收成就有保障了。”张彦说。

高效率的农机具与地膜覆盖种植,是张彦抗旱保收的底气所在,也是他的“抗旱神器”。今年春耕,张彦计划种植800亩马铃薯、600亩玉米和一些其他作物,2000亩地全部覆膜保墒。“这个月初开始种马铃薯,再过一周播玉米。”张彦告诉记者,现在种地全程都是复合农机具,既能节水抗旱,也大幅提高了播种效率,节约人工成本。

在张彦打算种植马铃薯的地块里,榆中县农机服务站高级工程师李建平正跟在复合农机具后面,观察机械作业效果,根据地面播种情况对农机具进行调整。3月份以来,李建平与同事们每天都在全县各乡镇的春耕一线,现场指导复合种植农机具的使用。

“先用深松旋耕整地一体机对土地进行整理,打破犁底层确保水分渗入,复式作业也能减少机械进地次数。”李建平说,深松之后,一天内复合播种机组就要进地作业,起垄、施肥、播种、覆膜、滴灌带铺设等环节一气呵成,无论种玉米还是马铃薯,都可实现一次进地完成播种流程。

据了解,今年甘肃省计划春播粮食作物面积3230万亩,其中玉米1500万亩以上,重点保障河西玉米制种基地和中部、陇东旱作农业区面积不减少;马铃薯1100万亩,结合高标准农田和撂荒地整治,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同时,甘肃要求各市县抓一批试验示范点,集成应用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通过示范带动,打造不同作物、不同区域的粮食高产示范片带。

“如果不覆膜,今年这样的干旱天气,马铃薯连苗都出不来。覆膜后,正常年景每亩地能收两三千斤马铃薯。”在一片已经种好的地里,张彦拨开地膜,露出滴灌带,“现在用复合播种机组,覆膜的同时用上节水滴灌设施,山顶上修了蓄水池,浇上水的马铃薯每亩地能收6000斤”。

2022-04-14 本报记者 陈发明

甘肃: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52230.html 1 <p> 节水抗旱不误农时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