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更高标准的共同富裕
——宁波余姚市建设四明山革命老区共同富裕样板区
柳树吐新,绿水含笑。这个春天,浙江宁波余姚市四明山革命老区一派生机勃勃:在浙东横坎头村,余姚市委近日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推进革命老区新时代共同富裕工作。与此同时,总投资1.5亿元的浙东红村旅游综合体动工——高水平加快打造四明山革命老区新时代共同富裕样板区的号角正在吹响。
走在梁弄镇横坎头村蜿蜒的山道上,不时可见“发展红色旅游,利用绿色资源,壮大特色农业”的标语。“家乡有着不错的发展机遇,因此我返乡开办了一家红色主题的农家土菜馆。”该村“90后”村民黄徐洁曾是一名海归,如今变身为“厨娘”。她告诉记者,“能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感觉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如今在横坎头村,像黄徐洁这样返乡创业的青年越来越多,有力带动了旅游度假产业兴起。
沿着村公路,赏美景、品百果、观湖山、住农家、尝土菜……横坎头村俨然成了一个集历史文化、革命遗迹、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型村落。与之相应,梁弄镇土特产销售也火了起来。在四明路上的拾味坊大糕店内,只见两台大型不锈钢蒸箱正烹制出一排排软糯、喷香的梁弄大糕,店里顾客盈门、热气腾腾。“随着游客增多,生意越来越好,年销售额超过300万元。”店主黄薇告诉记者。如今在梁弄镇,像他们这样的大糕店有70余家,产业规模超过6000万元。
“我们村正努力发展共同富裕,争当全域发展‘领头雁’。”横坎头村党委书记黄科威告诉记者,他们探索形成以行政村为单元的共同富裕发展模式,力争到2025年,乡村旅游人次超200万、总收入超2亿元。
“要聚力打造更有获得感的幸福余姚,坚持人民至上,精心抓好四明山革命老区共同富裕40项重大改革任务,让幸福成为余姚最骄傲的名片。”余姚市委书记傅贵荣表示,余姚市正以横坎头村的先行先试,引领带动四明山区域乡村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加快建设梁弄镇全国革命老区新时代共同富裕样板镇、四明山区域全国革命老区新时代共同富裕样板区,展现更多让老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富裕图景、文明图景、幸福图景。
根据余姚市制定的《加快打造四明山革命老区新时代共同富裕样板区行动方案》,四明山区域所涉的8个乡镇(街道)正迅速行动、因地制宜,带领12万乡亲同奔致富路。鹿亭乡就是其中之一。
眼下,春笋已经上市。位于鹿亭乡中村的村级服务社人头攒动,负责人林倩倩忙得不可开交,一边接待前来咨询的村民,一边帮助他们办理小额存取款业务。这家由余姚市农合联牵头主导的村级服务社,为山区群众增收致富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鹿亭乡是四明山区域村级服务社起步最早、成效最显著的乡镇之一,目前已实现村级服务社全覆盖。在村级服务社支持指导下,鹿亭乡积极围绕山区一二三产联动发展,集中采购15台烘干机,完成了“一村一座烘干房”的布局。去年上半年,全乡共烘制笋干约1.5万公斤;下半年制作番薯粉丝8.25万公斤,销售额突破650万元,同比增长22%,帮助村民人均增收1400元。此外,他们去年还通过村级服务社销售农产品逾800万元,快递物流突破1万单,办理小额存取款业务3万多笔、保险业务金额200余万元,培训涉农电商人员200余人次。这些“家门口”的村级服务社,大大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让村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地处四明山腹地的大岚镇,则依靠一片茶叶,富裕了一方百姓。沈亚红是大岚镇一名“茶二代”,家里有几百亩茶园。20多年前,她刚刚接过父亲手中的茶厂时,因为交通不便,很难把茶叶卖出去。“如今道路交通方便了,茶叶一做好,我们就开车送到山下发货,一点儿不耽误。”沈亚红已经把茶厂的产值从一年30万元做到了四五百万元。
记者了解到,大岚镇共有2万余亩茶园,通过高标准建设茶叶基地、高档次打造名优茶、高品位注入茶文化等途径,让“叶子”变成了“票子”。去年大岚镇春茶产量达226.6吨,产值达2831.5万元,同比增加189.1万元。目前,他们正积极筹备第十七届“神奇大岚”茶文化旅游节,努力让大岚茶叶走得更远。
共同富裕关键靠产业发展。为加快打造四明山革命老区新时代共同富裕样板区,余姚市着力做大做强柿子、樱桃、茶叶等老区精品特色农业;大力实施“数商兴农”工程,发展乡镇客货邮综合服务站、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实现老区“互联网+”农产品的出村进城;加快四明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推动文旅、农旅、体旅融合发展,创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结合特色产业发展,研究一村一策发展路子,有效激活闲置农房等各类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四明山区域将力争实现群众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到2025年达到55200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年增长10%左右,实现更高水平、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更优体制机制的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