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慢摇”
在美国,有关纽约地铁的段子着实养活了不少喜剧演员。老旧、肮脏、老鼠随处可见,每逢暴雨就化身“水帘洞”……这些著名的槽点贡献了无数笑料。相比之下,同样地处美国东海岸的波士顿地铁系统就“低调”多了。
波士顿地铁于1897年建成,比纽约早了7年,是美国第一条地铁。据说为了这个“第一”的名头,该城曾和纽约暗中较劲,从项目伊始就快马加鞭。其地铁线路以颜色命名,主要包括红线、橙线、绿线和蓝线,每条线的车厢和车站站牌都被涂上了相应的标志性颜色。地铁站的站牌上往往印有醒目的大写字母“T”,因此不少波士顿人习惯用“T”来称呼轨道交通。
波士顿地铁收费按次不按段,单程2.75美元,周卡和月卡价格分别为21.25美元和84.5美元。学生可以办理学生卡,价格相对优惠一些。
“T”是这里很多上班族最依赖的交通工具。尽管当地人口并不算多,但早晚高峰堵起车来也是相当恼人,尤其是在市区,以至于一些住在郊区的有车族每天都会开车到离家最近的地铁站,然后再乘地铁去上班。
波士顿是一座慢节奏的城市,这种“慢性子”也“传染”给了地铁。尤其是看着这些满是岁月痕迹的列车,慢慢悠悠地行驶在历史悠久的轨道上,总会让人忍不住担心,它能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这样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就拿笔者常坐的橙线和绿线来说,不仅行驶速度慢得像跑步,还时不时地半路抛锚,运气好的话只是临停几分钟,运气不好遇上故障、检修之类的,就只能提前下车,再让接驳巴士载自己一程。
当地人终于也受不了了。
2014年5月,马萨诸塞州交通局向全球招标,欲购买共计284辆地铁车辆,装备橙线和红线。最终,中国中车胜出,成为中国首个登陆美国的轨道装备制造企业。2019年,正式投入运营的新车一下成了“明星”,引来大量市民参观体验。与旧车相比,新车宽敞、干净、平稳,体验感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身处异国他乡,真心为“中国制造”感到自豪。
和其他美国城市一样,波士顿地铁也是街头艺人的“大本营”。在市区的一些大站,经常有人在站台上表演吉他、萨克斯等,还有些人甚至将舞台挪到了车厢里。
您可别小瞧他们。从事这类表演的人一般都身手矫健,凭着车厢里的栏杆和扶手辗转腾挪,高难度动作一个接一个,近距离观看,那是相当过瘾。表演结束后,他们通常会气喘吁吁地到乘客面前“讨赏钱”,口中还念叨着:“Maybe a Twenty?”意思是希望得到一张20美元“大钞”。当然,很少有人会如此慷慨地打赏,他们也不介意。无论收获是多是少,他们都会表示感谢。清点完“战利品”后,他们便迈着律动的步伐、哼着小曲、提着音响,前往下一个车厢开始表演了。
另一个让笔者甘愿忍受“慢摇”的理由是波士顿的美景。乘橙线前往市区的途中会经过一座跨河大桥,桥下便是久负盛名的查尔斯河。
每日匆匆的一分钟是笔者对波士顿最深刻的记忆。一到秋天,河畔层林尽染,绯红的枫叶、雪白的帆船与碧蓝的河水共同组成了一幅色彩饱满的油画。遇上风平浪静的日子,窗外这片美景会让人感到仿佛身处镜中世界,只有偶尔划过天际的海鸥提醒着路人,何为真实。
时光流转、四季变换,旧车换成新车,新人亦成旧人,不变的唯有远方那澄澈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