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故事”写新篇
深圳市第十五高级中学等18个项目顺利竣工、深圳市新华医院等65个续建项目稳步推进、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等30个项目开工新建……去年,深圳一批重点民生项目相继投入使用或开工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不断补齐民生短板,广大市民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在“发展”这道“必答题”上,深圳以时光为笔,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GDP从2012年的12950.08亿元增至2021年的30664.85亿元;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2年的1482.08亿元增至2021年的4257.76亿元;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40741.88元增至2021年的70847元。
深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用力补齐民生短板,持续将财政支出近七成投向九大类民生领域,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教育、医疗、住房等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教育支出从2012年的246.21亿元增至2020年的851亿元,高校数量增至15所,职业教育全国领先;卫生健康支出从2012年的103.85亿元增至2020年的441亿元,三甲医院增至23家,实现翻番;构建“4+2+2+2”住房供应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率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高质量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深圳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单位GDP能耗、水耗处在全国大中城市最低水平,成为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投资1500亿元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用4年时间补齐40多年来的历史欠账;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和“千座公园之城”,“深圳蓝”“深圳绿”成为城市亮丽名片。深圳积极探索先发地区可持续发展之路,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深圳不仅有强劲实力,更有超高“颜值”。
“深圳始终牢记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意图,从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二十一世纪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想说,深圳以一座城惊艳了一个时代,实现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深圳进入了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将在率先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城市的新征程上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