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兼技术顾问刘家富——

一生只为“一尾鱼”

本报记者 郭静原

作为“四大海产”之一的大黄鱼是我国特有的海水鱼,福建、浙江、山东等地渔民均有“黄鱼宴”的消费传统,沿海一带逐渐形成独特的大黄鱼饮食文化。一度因为过度捕捞,大黄鱼资源几近枯竭,市场价格跃升至每公斤上千元,成为珍稀佳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黄鱼又悄悄回到了寻常百姓的餐桌,这一变化的出现离不开一个人——福建省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原站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刘家富。

刘家富坚守岗位37年,带领他的团队克服经费匮乏、条件简陋等问题,首创大黄鱼人工大规模繁养技术,为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和闽东沿海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

“基层千千万万的科技工作者,奔忙在一线辛勤付出,我只不过是其中一员,还有很多方面做得不够,要不断努力做到更好。”刘家富被中宣部、科技部、中国科协等评为2021年中国“最美科技工作者”。他说自己有个心愿,那就是朝着把大黄鱼产业建设成为独具我国特色的精品渔业目标不懈努力。

1940年,刘家富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苔菉镇的一个小渔村,年少时常随父亲出海捕鱼。1971年,从上海水产学院渔业资源专业毕业的刘家富,被分配到福州市连江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从事渔场渔情工作。

面对几近枯竭的大黄鱼资源,刘家富萌生了要做点什么的想法。他主动请求调往管理官井洋产卵场的原宁德地区水产局工作,为大黄鱼人工繁养技术研究做筹备。他不仅深入古田县淡水苗种场学习“四大家鱼”人工催产技术,还到访沿海垦区商品鱼基地学习渔业高产养殖技术,并利用业余时间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四处寻找机会向有关部门建议立项试验。

1985年春,在原福建省水产厅的支持下,“大黄鱼人工育苗初试”项目终于立项研究。拿到1万元经费,让刘家富和同事们兴奋不已,浩大的大黄鱼人工增养殖研究工程终于迈出第一步。

科学研究没有坦途。“试验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太多了!我们曾在三沙海带育苗室中临时建了3口小水泥池,将在官井洋产卵场人工授精获得的受精卵运至那里,孵化并培育出7300多尾全长2厘米多的鱼苗。但这次培育出的鱼苗却患上了一种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缺乏症,导致试验失败。”刘家富说。

当时,水产科技界普遍认为大黄鱼作为洄游性中下层海水鱼类,其人工繁殖技术难度很大。有人劝刘家富不要白费力气,在这条看不到希望的路上继续走下去。可刘家富却不以为然,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引领着他不断攻克难关。

1987年,刘家富带领团队用20尾人工培育的亲鱼进行人工催产试验,收集到1万多粒受精卵,最终育出100多尾鱼苗,实现了大黄鱼全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此后3年间,他们陆续完成了100多万尾大黄鱼批量全人工育苗。

但由于前期试养总体生长慢,2龄大黄鱼平均重量不到250克。一些专家认为,“大黄鱼养不大,无养殖开发前景”。但刘家富却从个别生长快的鱼中看到了养殖潜力。1991年3月,他撰写报告提出,瞄准大黄鱼养殖开发方向,要建立振兴闽东经济的支柱产业。

“苦点累点都没什么,我什么都可以不要,只要能继续我的研究。”这一次,刘家富依然迎难而上。缺乏资金建实验用房与生活用房,他就买来一艘报废的大船,既当宿舍又当食堂;没有现成育苗池,他就动手挖土坑、抹上薄薄的水泥浆,制作孵化缸育苗;买不起塑料管,就砍毛竹替代……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刘家富和团队一同解决了养殖大黄鱼生长速度慢的难题,确立了网箱和池塘养殖技术与工艺。“我的背后有广大渔民的支持,他们也渴望通过大黄鱼养殖脱贫致富。”刘家富说。

经过不懈努力,2020年,宁德市大黄鱼养殖年产量达17.8万吨,占全国80%以上,曾经濒临资源枯竭的大黄鱼已成为海水养殖鱼类中产量最高的品种与八大优势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大黄鱼养殖产业还带动渔机具制造、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等相关行业发展,渔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今,81岁的刘家富退而不休,仍担任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兼技术顾问、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顾问等职务,继续培养鱼类繁养技术人才。

2022-01-23 本报记者 郭静原 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兼技术顾问刘家富——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29187.html 1 一生只为“一尾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