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在华取得巨大发展秘诀何在
中国采取的控制疫情、稳定经济、促进贸易的各项政策作用巨大,这是某一家企业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特别对中国政府表示感谢。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经济日报记者应约“跟随”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董事、中国·东北亚公司总裁,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本间哲朗进行了一次“线上出差”,以视频方式考察该公司在中国各地的工厂企业,了解疫情以来公司发展情况。
采访中,本间哲朗多次表示要熟悉和适应“中国速度”。他说中国采取的控制疫情、稳定经济、促进贸易的各项政策作用巨大,这是某一家企业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特别对中国政府表示感谢。
控制疫情效果显著
松下电器有40多年对华合作历史,目前在华拥有企业法人78家。
本间哲朗说,疫情发生后,在优先保证员工安全的前提下,2020年2月10日除浙江工厂外在华企业全部启动复产,当天复工率35%。2月17日浙江工厂复工,3月16日全部在华工厂复工。时至今日6万名员工及其家属无一人感染,这是去年企业最值得骄傲的事。公司营业额也不断增加,去年二季度公司营业额就实现了正增长。4月至9月,营业额同比增加10%。
本间哲朗的一句话令记者印象深刻:松下公司在华投资合作已有40多年历史,以往有总部可以依靠,这次疫情阻断了在华企业与日本总部的人员往来,没有总部的支援,全部在华产品从规划、研发到生产、销售完全自主自立,并实现了正增长。
在视频连线中,松下公司在上海、宜兴、杭州、大连各地的年轻员工分别介绍了其最新工作情况。上海员工重点介绍了松下参展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情况,松下推出“健康·养老+清洁”的主题产品,展示了多个非接触生活方案。他们称将继续参加下届进博会并增加与合作伙伴的联动,推出新技术、新产品。
在江苏省宜兴市,松下公司与中国雅达集团合作打造新型健康城市社区。2019年5月,松下全球总裁津贺一宏访华时,双方达成合作意向,之后一年半时间内完成概念设计和首期施工建设。商业服务区去年“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达7万人。
浙江杭州工厂开发出一款装配式房屋,取名“魔法屋”。该房屋采用工业化生产、现场拼装,一幢三层建筑外组装仅用4天,内装工程耗时10多天就可完成。不仅可用于建筑工地,还可用于民宿、酒店、图书馆、健身房等。该项目将设计、制作、装配售后服务打包接受订单,还在京东、天猫等平台上线。2021年的目标是完成1200套房屋。
经济动力鼓舞人心
结合自己长期在华工作经验,本间哲朗对中国快速发展的原因作出了精辟总结:一是中国市场巨大,前景广阔;二是中国社会对新技术、新产品、新事物接受能力强;三是中国社会对创新中的失败有较大宽容心;四是中国每年新增技术人员队伍庞大;五是中国产业链健全且坚韧。松下公司正是抓住并契合了中国市场的特点,才在华取得巨大发展。
去年以来,日本政府提出以财政补贴方式,鼓励部分行业产业链回归本国。对此,本间哲朗明确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他表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企业就承受贸易摩擦压力。经过多年调整,终于完成现有的全球供应链,因此现有在华产业链非常合理,无产业链回归之必要。
去年以来,该公司决定在北京、大连、苏州、江阴、嘉兴、广州、佛山、珠海、江门等地扩建和新建投资项目,其中电动汽车用电池、车用零部件等产品是发展重点。在大连工厂生产角型电池2期扩建工程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该项目获得辽宁省政府的大力支持。该公司生产的车用电子零部件分别向中国企业和在华的日资、美资、德资工厂供货。他说,公司计划2021年东北亚区域销售额增加10%,虽然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出口难以同步增长,但希望总产值实现同比增长7%以上。
“全球企业家都不会否认中国在稳定生产、稳定社会方面明显的优势。”本间哲朗强调说,中国已不仅是生产大国,更是消费大国、创新大国、技术大国和工程大国。虽然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但具有市场优势、产业优势。
未来合作充满期待
节能减排是各国的重点,也是企业转换发展方式的重要领域,本间哲朗称松下公司在中国非常重视节能减排,目前已着手开发氢能源电池等环境友好型产品。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对新能源项目需求迫切,该公司正在与多地协商投资新项目。
松下公司从1988年开始一直是国际奥运会的顶级赞助商。本间哲朗特别介绍了松下参与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具体项目。该公司2018年成立了专项推进室,与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密切合作,提出的项目包括:一是使用该公司的8K高清摄像机与中国联通的5G网络合作,对比赛实况转播,二是该公司大连工厂生产的制冰设备已开始服务于北京4个场馆的冰面制作。
作为实业家和“中国通”,本间哲朗对中国发展前景抱有极大期待。“中国与日本不同,日本的家电设备、住宅等需求特殊,市场独立,流通渠道固化。但中国在市场扩大的同时销售渠道灵活,电商普及。中国的商业模式更适合亚洲其他国家。”
近两年来,在本间哲朗提议下,松下公司已经开始将亚洲其他国家的公司职员调往中国研修,共同开发符合亚洲市场的新产品、新服务。本间哲朗非常重视年轻人的创意思维,他向记者展示的“魔法屋”组装式建筑产品就是一位“95后”的中国年轻人赴日留学后入职该公司开发的。他要求东京总部派日本“90后”年轻人来中国开展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