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2月15日讯(记者童政)为加强乡村振兴的土地要素保障,广西持续推进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市——北流市的改革试点工作,统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征地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我们创办箱包加工企业,解决了18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北流市新圩镇河村党委书记陈家平告诉记者,通过推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自然资源改革政策,河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原来的5万元增加到了550万元。
2015年,广西持续推进北流市改革试点,创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4454”模式。明确就地入市、整治后异地入市、城中村入市、新增建设用地入市4种入市途径,确定了协议出让、招拍挂出让、出租、抵押4种交易方式,涵盖工业、商业、住宅、旅游、公益5种用途地类,制定了工业和公益类项目、旅游类、商业类4类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比例。
针对农村宅基地管理“批不了”“管不住”“退不出”,导致农村违法建房无序蔓延、人居环境得不到改善、农民宅基地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自2017年以来,北流市积极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退出、流转和整治入市。目前,北流市已开展旧村改造入市项目15个,涉及宅基地退出182户,退出宅基地9500多平方米;实施零星分散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复垦1.8万亩,预计复垦完成后可结合宅基地改革退出零星分散宅基地2530多户,面积约480多亩,腾退村内空闲地(宅基地)4200多亩。
2016年,北流市启动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将土地征收项目用地范围缩减为21类项目,不属于土地征收目录的严格禁止动用土地征收权;制定《北流市土地征收管理办法》,建立风险评估、民主协商、纠纷调处机制,实行灵活多元补偿,保障农民权益。
“通过改革,有效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盘活了农村集体土地资产,解决了土地要素保障的问题,壮大村集体经济,农民成最大受益者。同时,通过改革获得的建设用地指标,初步破解了北流长期存在的工业和城市建设短板。2020年北流市成为广西首个财政收入超30亿元的县(市)。”北流市市长华海德说。
按照规划,广西将继续深入推进北流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统筹新增和存量用地,保障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农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需求;探索实施补充耕地新模式,鼓励农民个人、村组集体以及新兴农业经营主体自行开垦耕地;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逐步释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活力。
“‘十四五’时期,广西将出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施意见,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定入市规则,规范入市主体,构建入市服务和监管体系,建立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广西自然资源厅厅长陈建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