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冬奥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2年2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廉洁办奥打造奥运新标杆
本报记者 李万祥

廉洁办奥,就要勤俭节约、杜绝腐败、提高效率,坚持对兴奋剂问题零容忍,把冬奥会办得像冰雪一样纯洁无瑕。对筹办北京冬奥会,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出“廉洁”的严格要求,并一再强调贯穿筹办始终。

冰雪世界,洁白无瑕。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历史方位,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来之不易、意义重大。如此重大标志性活动,容不得半点马虎。奥林匹克运动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其圣洁、纯净、公正更不容玷污。只有对项目资金、服务保障、运营管理等各方面实行精准监督,加强过程监管,才能确保筹办高标准、高质量圆满完成,为全世界人民呈现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遵守善治基本原则

廉洁办奥,始于善治,彰显中国作风,尽显大国表率。

将善治明确为奥林匹克大家庭共同遵守的原则,肇始于2014年颁布的《奥林匹克2020议程》。其中提出监测和评估合规性、定期自我评估等,关注可持续性和遗产,强调透明、廉洁和反对任何形式的腐败。

北京冬奥会是第一届从申办、筹办到举办全过程执行《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奥运会,给奥林匹克运动创新提供“北京方案”,将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赛事筹办的新标杆。

2017年9月份,北京冬奥组委就在总体策划部单独设立了遗产处。此后,遗产协调工作委员会成立,遗产战略计划发布,第一份遗产报告发布……北京冬奥会的筹办过程,遗产管理、可持续利用理念和实践始终贯穿其中。

廉洁打底,才能做到从从容容、保质保量,确保北京冬奥会成为优质、生态、人文、廉洁的精品工程。

对冬奥会筹办工作进行政治监督,为冬奥盛会提供坚强政治和纪律保障,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的光荣任务。6年多来,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冬奥会筹办工作推进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助力北京冬奥会如期顺利举办。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资金使用、物资采购、竣工验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督促建设单位严格预算管理、严控办奥成本,以严格的全过程、立体化监督保证冬奥会如冰雪般纯洁。

勤俭节约成本可控

近日,运动员多次在国家速滑馆打破奥运纪录。在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看来,除了选手发挥,这也跟场馆冰面有关系。二氧化碳制冰技术能保证冰面温度和冰面质量的稳定,有利于运动员创造好成绩。

“刚开始建设时成本会稍微高一些,从长远来看,二氧化碳制冰技术可以实现热能回收利用,也会大大降低成本。”李森说。

降低成本,是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同时也是廉洁办奥理念的具体实践。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这两大重要的非竞赛场所合并为主媒体中心,大大减少了运行成本。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共使用39个场馆,其中10个利用既有场馆遗产、4个利用土地遗产,有效节约资金投入和土地开发。

在廉洁办奥理念指引下,北京冬奥会场馆“以人民为中心”,确保钱花在刀刃上。冬奥赛后,这些“高大上”的冬奥场馆,人民群众也能用得上,实现可持续利用。

通过加强各个项目运行的审计监督,确保筹办工作廉洁高效。

“财务管理要确保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圆满成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表示,首先,必要的支出一定要保障好,不必要的支出一定要控制住。其次,要做好支出的精细化管理。奥运会的财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支出项目多且复杂,精细化管理是关键。再次,要充分挖掘收入潜力。奥运会的收入来源不少,收入项目也不尽相同,要充分考虑到每个项目的特点,深挖收入潜力。最后,要做好结余资金的合理分配,确保财务管理不留后遗症。

根据目前核算,北京冬奥会将实现全部碳中和目标。国际奥委会品牌和可持续发展总监玛丽·萨鲁瓦对北京冬奥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出色成效给予高度评价。

随着赛事举办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和其他因素的影响,预算仍然可能会有一定调整。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近日表示,根据当前测算,北京冬奥会预算收支平衡,在考虑通货膨胀等经济因素之后,预算总体规模与申办预算大体相当。

对兴奋剂问题零容忍

使用兴奋剂与体育精神背道而驰,中国对此一直“零容忍”。

2019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强调,中国运动员哪怕不拿竞技场上的金牌,也一定要拿一个奥林匹克精神的金牌,拿一个遵纪守法的金牌,拿一个干净的金牌。

对此,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北京冬奥会上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力争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

北京体育大学与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联合编印《反兴奋剂研究》,为国家体育总局和各省市推进反兴奋剂治理提供理论和信息参考。此外,北京体育大学加快推进冬奥会相关反兴奋剂工作,成立全国高校首个反兴奋剂研究院,构建完备反兴奋剂人才培养体系,为冬奥培养反兴奋剂人才。

随时随地接受兴奋剂检查,这样的“飞检”对运动员来说早已习以为常。2021年,我国运动员接受兴奋剂检查例数已达2400例,比往年同期翻了两倍到三倍。通过高密度、全覆盖、无死角的兴奋剂检查,给运动员建立起“不敢用兴奋剂”“不想用兴奋剂”的氛围。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1月20日,北京冬奥组委与国际检查机构、国家体育总局、公安部、海关总署、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共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将在反兴奋剂信息和情报方面开展合作。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反兴奋剂部部长董大宁说,冬运中心通过全员提高反兴奋剂意识和能力、加大反兴奋剂的物品防控、严格准入制度、健全工作制度等多项举措,以对兴奋剂“零容忍”的工作态度实现北京2022年冬奥会兴奋剂问题“零出现”。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