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学生走村串户服务农村,已成为清华大学一项固定的实践活动。
“我们骑着小摩托去村民家访谈,刚下过雨,路面湿滑,穿过废弃桥洞时差点掉沟里。”2021年暑假让该校建筑学院硕士生王怡鹤印象深刻。这个假期,她参加了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的实践活动,到云南省南涧县工作了1个月。“入户调研很成功,工作站得到了村民的信赖和支持,他们把困难和期待都讲给我们听。”王怡鹤说。
“建设乡村振兴工作站的初衷,就是不要蜻蜓点水,而要扎根做事。希望通过调研,发现问题和当地村民的真需求,然后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各种帮扶举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周政旭参与了乡村振兴工作站的创建工作。他告诉记者,2017年10月,清华大学首创“乡村振兴工作站”模式,通过校地企联合、多专业协同、常态化运营等举措,打造公益性、开放性、长效性的服务平台。项目开展4年来,已先后组织335支支队,来自200余所大专院校,80余个专业的4000余人次师生开展公益服务。
助推产业转型发展。云南南涧站对接清华控股产业实施“奶奶的鸡汤”公益扶贫项目,为当地免费发放乌骨鸡苗3700余只,开展技能培训与跟进指导,50余户贫困村民直接受益。福建闽清站探索工作站与当地“众创空间”融合发展模式,孵化出“一榄情深”“水木时光”等4个地方特色产业项目,其中“一榄情深”项目有效推动当地橄榄产业深加工发展。
集聚乡村振兴人才。山东文登站协助政府健全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制度”,发起“新村民”招募计划,吸引20余位专家、120余名新村民参与“威海设计谷”“耕读小镇”建设,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为空心化、老龄化的乡村注入新活力。重庆荣昌站开展夏布专业技能培训,培训近100名夏布工匠,助力当地提升工匠技艺。
挖掘传承地方文化。黑龙江宁安站挖掘独特的响水大米文化,打造“乡村振兴工作站+上官村稻米工坊”的乡村农业旅游综合体,开展针对游客的体验式消费项目,有效开发了传统大米产业的文旅价值。此外,重庆荣昌、山东泗水、河南三门峡等站点分别围绕陶瓷文化、龙湾湖乡旅文化、地坑院建筑文化,开发文创周边产品,传承非遗文化。
改善当地人居环境。四川理县站联合清华大学学生清源协会,开展乡村慢滤池技术研究与试验,采用滤膜截留悬浮固体技术,解决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乡村用水安全等问题。江苏高淳站引入清华校友的“九六公社”团队,与地方深度合作,开展整村改造设计、投资建设、运营服务等工作。
“受益是双向的。”周政旭说,“工作站建立了乡村建设调查数据库。调研数据长期积累下来是绝佳的一手资料,将深入呈现中国乡村建设的成就,给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