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的广东东莞GDP达5000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83.61亿元,同比增长15.9%。近年来,东莞积极由“世界工厂”向“先进制造业之都”转型,但不少企业由于轻资产、缺乏抵押物等,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等“烦恼”。金融如何在服务上创新,助力企业破解融资难题?东莞的金融机构展开了大胆探索。
深挖报表上的“不动产”
“非常意外,没想到我们用专利也能申请到银行贷款!”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资金部科长潘俊涛十分感慨地说。
作为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位于东莞市长安镇的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是目前广东省研发能力最强的药企之一。“在创新药研发上,我们十几年来投入180亿元左右,累计获得1600多项知识产权专利。虽然有这么多专利,但都是沉睡的无形资产。”潘俊涛说,“是农行东莞分行率先推出的专利权质押贷款,让我们真正把这块原本只能在财报表上体现的知识资产,变成能直接使用的现金资本。”农行东莞分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郭辉告诉记者,截至6月末,农行东莞分行已向该公司累计投放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2亿元,累计投放追加知识产权质押贷款4亿元。
农行东莞分行副行长韦翰华告诉记者,轻资产是创新型企业的一大特点,这类企业往往拥有巨大无形财富——专利技术。这些锁在保险柜里或仅能体现在公司报表上的“不动产”,是金融机构可以探索开挖的“金矿”。去年以来,农行广东省分行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抓手,积极挖掘企业专利的潜在价值,助力企业变“知产”为“资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与东阳光的合作就是东莞分行的一次大胆尝试。
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东莞制造业贷款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至2020年制造业贷款年均复合增长36.5%。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1980亿元,比年初增加170亿元,稳居各行业增量首位。
关注成长性企业
“不好意思,现在能看到的展品不多了,展厅连样品都被买走了。”东莞市力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姚玉东说。记者在东莞市东城区牛山外经工业园力星激光车间看到,大型吊车正在把重型激光切割机移位装车。
力星激光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东莞市专精特新企业,主要业务为激光设备制造。“今年的销量成倍增长,我们的货期排满了,有些客户等不及就把展品提走了。”姚玉东说,“受疫情影响,加上这两年原材料涨价,我们的资金压力比较大。在我们无抵押物的前提下,农行东莞分行及时给予的2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还真起了大作用!”
“力星激光拿到的这笔贷款是我行的‘科易融’信用贷产品。”郭辉说,“科易融”是农行广东省分行向粤港澳大湾区内科创企业发放的、用于生产经营周转的信用贷款产品,着重关注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及未来成长性。
“处在产业转型过程中的新兴科创企业,缺乏土地、厂房等有形抵押物,虽然有不少专利技术、商标权等无形资产,但估值困难,我们一直在实践中探索如何创新更多类型的信贷产品,以便更切合市场需求。”农行东莞分行信用管理部总经理叶锡波说。
“科易融”等产品只是东莞金融机构精准服务制造业的一个缩影。“在东莞金融服务市场上,不少银行都针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开发科技类信用贷款等产品。”东莞银保监分局大型银行监管科副科长杨瑜洁对记者说。
“截至今年6月末,东莞市高新技术企业获得的科技贷款信贷余额达1377亿元。”人民银行东莞中心支行调查统计科科长陈福全说。
唱好助企协奏曲
东莞制造业企业获得有效金融供给,不只是农行东莞分行等一两家银行在唱独角戏,而是由一批银行、保险公司与地方工信、科技、财政等部门积极参与、主动作为的八方共治协奏曲。
去年12月16日,东莞市科技局携手东莞人保财险、东莞农商银行共同推行的首笔“科保贷”项目正式落地。“科保贷”是面向高新技术企业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企业通过向保险分公司投保一笔一定金额的保证保险作为主要风险措施,获得银行授信。广东球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就通过“科保贷”项目成功贷款200万元用于生产经营,有效缓解了融资难问题。
金融系统探索与创新的同时,东莞市还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货币信贷政策相协同,设立了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和贷款贴息资金,推动科技、金融、产业“三融合”。
“为加大力度支持制造业,我们着力用好‘白名单’机制,充分发挥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的杠杆作用,2021年上半年白名单企业新增贷款金额及新增贷款笔数分别增长123.44%、91.89%。”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企业促进科主任科员丘珞珈告诉记者,东莞设立了10亿元信贷风险资金池,通过提供信贷风险补偿,为银行发生的信贷坏账“兜底”,增加了银行“敢贷”的信心,引来更多“金融活水”直达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