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6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勇挑重担攻克疫苗难关
本报记者 沈 慧

前不久,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新冠病毒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在北京落地接种。至此,作为中国布局的疫苗技术路线之一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继3月中旬在国内获批紧急使用后,已陆续在安徽、浙江、江苏、山东、贵州、湖北、河南、北京等多个省份投入接种。

“聚焦新时代面临的真正重大的科学问题,要敢于去挑战,不管为此付出多少精力,都要去尝试。”如今回忆疫苗研发的那段时光,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创新疫苗与免疫课题组组长戴连攀说。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中科院院士高福的带领下,包括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严景华、戴连攀等在内的科技攻关团队,当年1月正式启动了新冠疫苗的研发项目。“疫苗攻关最大的挑战在于时间紧、任务重。”面对汹涌来袭的新冠病毒,戴连攀有了一些基础:早在2015年,他针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开始了新型疫苗研发工作。

依托研究所前瞻性的科技布局和多年耕耘形成的强大基础性工作,全力以赴地奔跑,高福院士带领下的科技攻关团队,向党中央和全国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根据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提供的数据,该疫苗在18-59岁成年人中开展的Ⅱ期临床试验显示,受试者接种2剂后,中和抗体阳转率达83%,受试者接种3剂后,中和抗体阳转率达97%。接种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符合亚单位疫苗不良反应小的特点,且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与目前国际上重组蛋白疫苗、mRNA新冠疫苗相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开展的Ⅰ期试验显示,受试者接种3剂后,中和抗体阳转率达95%;未发生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新冠病毒变异株继续开展能够提供广谱保护的新一代疫苗。”戴连攀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