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金融服务触角正加速伸向农村地区。中国银保监会在今年4月发布的《关于2021年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通知》提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基于大数据和特定场景进行批量获客、精准画像、自动化审批,切实提高对农村地区客户的服务效率。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的经营重心大多放在中高端客户的业务上。银行对于中小微企业、个人贷款等相关业务往往不够重视。对于银行来说,小客户是“长尾”,投入过多的人手和精力去处理小客户的业务,成本高、收益低。尤其在农村地区,虽然存在大量的“长尾”客户,但金融服务还存在不少的空白地带,需要进一步发力。
聚焦农民、农业、农村领域,金融服务要精耕细作。根据目前一些银行的探索,首先,可进一步细分农民市场,如积极支持村两委干部、农技人员、种植大户、退伍军人、商超业主、乡村医生、返乡大学生等更多类型的致富带头人,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支持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其次,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围绕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各个环节,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服务。尤其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关键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强对农机装备企业自主研发和智能化升级的金融支持。
更好服务农村地区客户,金融服务还要注重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要依托金融科技和大数据,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全链条数据采集、溯源追踪和智能分析,构建新的审批和风控模型,研发更多针对性强、匹配度高、操作简单的信用类产品。积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开展生产托管和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提升,可是金融资源在城乡间分布依然失衡。金融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除了要加大信贷和保险服务供给把总量进一步做大,还必须坚持聚焦基层客户把服务做精,更好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和进城农民,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金融工作要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银行业保险业要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探索更好的金融解决方案,开拓自身发展的更大市场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银行业保险业在乡村振兴中仍需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