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听起来像是一种突然爆发的死亡,其实是从生活中不好的习惯积累而成。网络上流行着“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一个先来”,这句话提醒我们,要珍惜现在,从改掉不良习惯做起。
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54万人,每天有近1500人发生心源性猝死。
那么,什么是心源性猝死?诱发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预防猝死要从哪些方面做起?
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杨进刚、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陈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徐顺霖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主任医师张凯,请听他们的解答。
“近年来,中青年猝死人数逐年增加。猝死的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第二位是肺源性猝死,第三位是脑源性猝死。”专家指出,心源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约占到猝死人群的80%左右。人在发生心源性猝死时,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停止,出现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心源性猝死的直接原因。
诱发心源性猝死有心脏结构异常、心电基质异常等原因。“在仅有这两个因素存在的情况下,人一般是不会发生猝死的,可是当这两种因素叠加,再有劳累、压力大、情绪异常、熬夜、吸烟等导火索时,就会迅速引发猝死。”专家指出,劳累、身心疲惫、情绪异常等因素会使心脏作为发动机不光得不到休息,还损耗得更厉害,同时,交感神经长时间兴奋还会促进血小板激活,使人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会加速血栓的形成。
此外,马拉松、网球、篮球等强度大的运动,如果运动过量,也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病变。调查显示,心脏猝死是运动员和运动相关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存在潜在心血管病的情况下,剧烈运动可能会引发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专家认为,运动的益处多多,而猝死属于小概率事件,对于患者能否参加相对剧烈的运动,需要权衡利弊。多数医学学会建议在运动前筛查心血管病、做心肺运动实验,以发现心脏猝死的相关疾病。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也是预防猝死的一项重要措施。
据介绍,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有85%的人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脂质代谢障碍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基础,病变常累及到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会缺血或坏死。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当脂核破裂之后,里面的脓液流出后会凝固,就形成血栓,血栓堵住了血管之后,血液不流通,心脏就会“断电”,从而引发猝死。
专家建议,预防猝死要从日常生活开始,“从饮食、起居、运动、情绪等方面管好自己,如规律运动、戒烟、控制体重、不熬夜、保持大便通畅、学会应对压力、多和别人交往、保持心情愉悦、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等。简单来说,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多开心。唯有如此,才可能身体健康不生病,也才能预防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