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大考,中国经济交出亮眼“成绩单”,为阴云笼罩的世界经济增添了一抹亮色。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并予以积极评价,认为中国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正面案例。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长实现由负转正殊为不易,预计将成为今年唯一保持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蓬勃活力。在全球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将有效提振全球抗疫信心,推动世界经济复苏。
非洲舆论认为——
增长势头强劲 传递积极信号
□ 本报驻比勒陀利亚记者 田士达
中国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发布中国第三季度经济数据后,非洲媒体和各界人士第一时间予以高度关注,积极评价中国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的努力,赞赏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先进理念,认为中国将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呼吁深化对华合作,促进非洲经济复苏和发展。
南非外交部副总司长苏克拉尔向经济日报记者表示,中国经济成功实现反弹,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政府迅速果断采取行动,全国人民通力配合,及时遏制了新冠肺炎疫情;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并制定稳定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的经济政策,有助于提振消费者信心,进一步促进经济稳定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苏克拉尔强调,当前全球经济前景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国际社会必须加强合作,携手应对挑战。南非相信中国将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更大贡献。南非期待与中国进一步加强经济、科技、卫生等领域的互利合作,以此减轻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促进两国和世界繁荣发展。
埃及《金字塔报》报道称,中国经济连续两个季度正增长,正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中国采取严格措施控制疫情蔓延,并加快复工复产,向世界各地出口防疫物资和电子产品等疫情期间急需物品。文章关注到,本月底中国共产党即将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预计中国将研究制定“十四五”规划,加快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尼日利亚财经媒体Nairametrics报道称,中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9%,经济恢复势头进一步巩固,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复苏。文章关注到,中国9月份进出口额、“双节黄金周”旅游收入、海南离岛免税商品销售额等数据显示,随着各行业复工复产,中国经济增长势头愈发强劲。文章强调,中国保持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这为中国创造了更多的消费。
肯尼亚《民族报》报道称,中国经济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并有望成为今年唯一一个保持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文章关注到,中国即将在上海举行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说明中国有信心在战胜疫情后重启大型经济活动,体现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彰显了中国对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和对外开放的郑重承诺。
欧洲媒体评价——
防疫切实有效 经济重回正轨
□ 本报驻柏林记者 谢 飞
欧洲媒体高度关注中国经济数据,在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三季度数据后,积极予以报道。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报道认为,中国经济第三季度增长4.9%,增速已经接近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水平。文章称,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各类商铺门店都挤满了顾客,显示出中国消费者高涨的消费热情。文章指出,今年9月份,中国零售业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3%,但德国和世界其他很多地区却还在考虑重新采取封锁措施。中国在今年年初经历了短暂的“阵痛”后,消费和出口都已经开始复苏,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速已经接近疫情暴发前的水平。文章分析认为,虽然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4.9%的增速略低于此前专家预期的5.5%,但较第二季度3.2%的增速提速明显,与第一季度相比,形势得到了彻底扭转。
德新社报道认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下滑6.8%,但中国政府通过严格的防疫措施控制住了疫情,使得第二季度经济迅速恢复了增长。报道还指出,除了GDP指标外,中国工业生产和零售业销售均实现了正增长。
德国《经济周刊》网站刊发题为《在中国,是经济繁荣而不是“封城”》的文章指出,正当德国笼罩在第二次“封锁”恐慌之中时,中国早已成功控制住了疫情,并且在全球经济复苏中处于领先位置。报道介绍称,中国的防疫措施不仅在流行病学层面,而且在经济层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严格的隔离检疫措施确保了病例不会在境内造成大规模传播。鉴于中国境内病毒大规模传播风险已经很低,对经济社会生活的限制也就不再必要。这使得中国经济得以迅速复苏。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报道认为,中国工业生产增速明显,成为经济迅速复苏的助推器。报道指出,中国经济数据显示,除了工业生产,消费领域也呈现明显增长。在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疫情不断打破纪录的同时,中国经济得益于中国政府成功控制住了疫情而快速复苏。
瑞士《联邦报》网站以《经济衰退?不在中国》为标题,对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的成绩作了报道。报道指出,几个月以来中国国内新增病例数很少,经济和社会生活早已恢复正常。前期中国采取的严格防疫措施被证明是切实有效的。
俄罗斯高度关注——
政府举措给力 增速令人鼓舞
□ 本报记者 李遥远
俄罗斯主流媒体高度关注中国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的中国经济数据。
俄塔斯社在第一时间报道指出,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前9个月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仍实现正增长。随着中国经济逐步摆脱疫情负面影响并不断复苏,第三季度经济增速更令人鼓舞,达到4.9%。
《生意人报》在报道中强调,中国经济正从疫情中恢复并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卫星通讯社的报道指出,第三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9%。报道认为,消费支出反弹在中国经济复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PRIME通讯社刊文指出,当世界其他地区仍在与疫情作斗争时,中国企业已复工复产。在政府支持下,中国经济正从疫情影响中恢复。中国出口连续4个月增长,继续巩固其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经济复苏将带动中国能源需求增长,有望为油价回升带来机遇。
探究中国经济复苏原因也是俄媒报道的重点。列格努姆通讯社的报道认为,中国经济在短时间内得以恢复的原因,一是政府大力支持中小企业,此举保障了就业岗位,也令民众能安心消费商品和服务。当前,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要高于欧美国家。二是中国对欧洲和亚洲出口大量日用必需品、医疗用品和药品等。疫情期间,全球对此类商品的需求激增,超过半数的产品系中国制造。三是中国对全球高新技术项目和公司的投资正在带来收益。
卫星通讯社援引专家观点认为,中国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得益于三方面因素。一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奠定的雄厚基础;二是中国及时推动经济转型并调整产业结构;三是中国抓准了经济增长和转型间的平衡点。
《俄罗斯报》的报道还肯定了中国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认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已成为保障中国和外国合作伙伴间经济互动的有效工具。文章强调,中国在努力开发巨大内部市场的同时,仍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在推动全球化和提升资源分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美国媒体分析——
消费快速回暖 跨国公司受益
□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关晋勇
中国第三季度经济数据出台后,美国媒体第一时间予以大幅报道。
《纽约时报》发表题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国三季度经济快速反弹》的报道称,当世界大部分地区仍在艰难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中国再次向世界表明,只要病毒能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就有可能快速反弹。世界许多主要经济体已经迅速走出了春季经济收缩的低谷,当时由于实施封锁措施,像美国这样的国家经济降幅高达三分之一。但中国是第一个报告增长接近疫情前水平的国家。虽然美国和其他国家预计也将报告第三季度快速增长,但仍然落后于或者刚刚赶上疫情前的水平。未来几个月,中国的领先优势可能进一步扩大。报道指出,目前,中国企业在世界出口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制造了消费性电子产品、个人防护装备和其他在疫情期间需求旺盛的产品。与此同时,中国正在从巴西购买更多铁矿石,从美国购买更多玉米和猪肉,从马来西亚购买更多棕榈油。这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春季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的局面,并缓和了疫情对一些行业的影响。
《华尔街日报》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称,中国经济2020年预计增长1.9%,将成为今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相比之下,IMF在本月的最新报告中预计,美国经济将收缩4.3%,欧元区将收缩8.3%。19日公布的第三季度增长数据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经济相对强劲的态势。文章称,第三季度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实现了今年以来的首次增长,同比增长0.6%。在中国有业务、面向消费者的美国公司也受益于中国国内需求回暖。文章援引达美乐比萨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艾力森(Richard Allison)的话说,在全球约300家旗下门店因新冠肺炎疫情关闭的情况下,第三季度中国强劲的零售额增长为该公司国际业务带来一线生机,并称中国是“2020年一个非常成功的个例”。
彭博新闻社刊发题为《中国经济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主要增长引擎》的报道称,数据显示,中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早期和积极遏制使经济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快地反弹。对于世界经济而言,这仍然是一个罕见的利好消息,整个世界其他地区仍在努力摆脱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滑坡。随着欧洲和美国疫情反弹,那里的经济复苏进一步复杂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