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甘肃以税收优惠反哺生态产业
“绿色蝶变”走新路
本报记者 李琛奇 通讯员 陈泽文

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甘肃省通过紧抓节能环保、文化旅游、循环农业、中医中药、先进制造等十大生态产业推动绿色发展,一批新兴绿色产业生机勃勃。

国家税务总局甘肃省税务局积极落实支持十大生态产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24项“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服务举措,助力营造公平法治的营商环境。上半年,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实现增加值792.1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一季度回升4.9个百分点,“绿色蝶变”走出发展新路。

在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抓喜秀龙草原生态旅游景区,一座座帐篷、一间间小木屋分布其间,集餐饮、休闲避暑于一体的“牧家乐”吸引了大量游人。“抓喜秀龙草原共有16家‘牧家乐’,虽然适宜旅游的时间只有两三个月,但最热闹的时候,一天要杀10多只羊,有效带动了牧民致富。”天祝藏族自治县南泥沟村村委会主任关宣巴说。

针对“牧家乐”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天祝藏族自治县税务局主动上门服务,“点对点”解决涉税难点堵点。“6月,税务局的干部就来草原宣传税收优惠政策,上半年我们减免了税款5400元。”格桑花藏家园“牧家乐”经营者张尕藏表示。

在相关政策引领下,甘肃持续放大文化旅游业综合效应,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8%,在十大生态产业中居首位,保持增长、增效两旺势头。

“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天上少飞鸟,黄沙四季扰。”这是毗邻我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金塔县鼎新镇、航天镇曾经的写照。2011年,金塔县农民胡兵筹资5000余万元发起成立了大漠农林生态产业股份公司。9年过去了,公司栽植梭梭林带9万亩、红柳林带1万亩、胡杨林带3200多亩,形成绿色生态屏障,通过在梭梭树根部培植肉苁蓉等中药材,带动发展沙漠特色富民产业。

初秋时节,走进高台县合黎镇八坝北滩,这里林草正茂、瓜果飘香。而6年前,这里还是风沙重点治理区。从漫天风沙到郁郁葱葱,从荒滩戈壁到大棚林立,凝聚着甘肃新绿达农林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寇克国的坚守。企业目前已建设戈壁生态农业示范基地1万亩,建成高标准日光温室136座,种植特色林果、蔬菜50余种。

自古就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之美誉的宕昌县,近些年将中药材产业列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导产业,组建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541个,带动贫困户4866户,药农人均中药材收入达3220元,占药农人均纯收入的44.4%。“企业能做大做强,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支持,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让我们发展壮大的信心更强了。”理川丰达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乔伍忠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