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上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2020年10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好致富“领头羊”
——记西藏日喀则市岗巴县龙中乡乡长张自祥

本报记者 贺建明

“格拉(藏语中对人的尊称),一定要按时给羊添饲草。这批羊马上就要出栏了,可不能出差错。”在西藏日喀则市岗巴县龙中乡查那村岗巴羊养殖基地,龙中乡乡长张自祥对饲养员索朗次仁说。

如今的张自祥对如何带领乡亲们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已经非常熟稔了。不过,以前的他可没有这么“全能”。

2012年4月份,张自祥来到平均海拔4700米的龙中乡担任乡长。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他面对繁杂的工作,一度十分迷茫:“该从哪里入手?怎么才能把工作做好?”

龙中乡是西藏名产岗巴羊的主产区。为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张自祥开始走访调研,短时间内就走遍了全乡8个行政村。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自祥很快搞清楚了产业发展的瓶颈,确定了工作思路。

思路清晰了,张自祥准备大干一场。新官上任三把火,张自祥的第一把火就是限制养殖规模、改善牲畜结构。他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当地村民除大规模饲养岗巴绵羊,还饲养了不少山羊与黄牛。这两种牲畜不仅经济价值不高,对草场的破坏也比较严重。“牲畜过载不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不能一味求数量,质量才是根本。正所谓‘两只瘦羊不如一只肥羊’,减畜提质势在必行。”张自祥说。

要让村民减畜,谈何容易!张自祥决定,先从各村两委班子、党员入手,讲道理、做工作。就这样,工作局面慢慢打开了。

通过调整养殖结构、控制养殖规模、草场流转等一系列举措,龙中乡的草场比以前更绿了,无畜户、少畜户、养殖大户各方的利益也得到了充分保障,村民们纷纷对张自祥竖起了大拇指。

随着减畜工作取得进展,张自祥开始关注下一个问题:每家每户羊养得少了,但放羊的人却没有减少,为什么不能成立合作社,统一管理,节约人力?

说干就干。2019年初,龙中乡开始着手帮助各行政村成立岗巴羊养殖合作社,当地政府还投资1.09亿元在龙中乡查那村建起了岗巴羊养殖基地。“没有可以照搬的经验,那就边发展边摸索吧。”张自祥说,经过无数次商讨论证,龙中乡最终确定了“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岗巴羊养殖模式,并与日喀则市白亚成农贸有限公司开展合作联营。

如今,龙中乡岗巴羊存栏量已经占到全县的三分之一,年销售岗巴羊8000多只,实现产值640多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