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舍得”)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从四川省射洪市公安机关获悉,公司董事长刘力、总裁李强、董事张绍平、公司财务负责人李富全因涉嫌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被公安机关刑事立案调查。
“ST舍得”高管悉数被立案调查,主要原因在于“ST舍得”间接控股股东天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关联方存在通过四川省蓬溪县蓬山酒业有限公司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的问题。从相关公告内容来看,“ST舍得”间接控股股东天洋控股及其关联方未在承诺期限前归还4.75亿元的非经营性占用资金。
被大股东占款不还的上市公司并非只有“ST舍得”一家。自上世纪末以来,大股东占款便是A股市场久治难愈的痼疾,其表现形式有关联交易、垫付费用、拆借资金、提供担保等。2006年,证监会联合公安部、人民银行、国资委等8部门对清理大股东占用资金作出明确要求:大股东占款必须限期偿还。虽然此后情况有所好转,但随着时间推移,以及受融资环境变化、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大股东占款情况又有所抬头。据证监会披露,今年上半年被该会立案调查的未按规定披露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类案件共24起,部分案件还涉及恶性利益输送。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大股东占款将会抽走上市公司资金,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扩大,对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部分上市公司将因此被推至退市乃至破产的边缘。比如,河南科迪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因控股股东科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余额达18.65亿元以及违规担保等而陷入恶性循环;被称为“史上最穷上市公司”的“*ST华泽”因为大股东及关联方占款高达近18亿元,结果走上了退市之路。此外,大股东占款还直接损害了中小股东合法权益,影响了资本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
大股东占款之所以痼疾难除,根本原因在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通常都是“一股独大”,上市公司事务基本上由控股股东说了算,包括上市公司人、财、物方面的安排。因此,对于上市公司的资金,大股东挪占起来很方便。同时,由于外部监督缺失以及法治环境不完善,在占款带来的巨大非法利益和极低的违规成本面前,某些上市公司实控人选择了铤而走险。
近年来,因占款问题而被采取强制措施的上市公司实控人寥寥无几,被定罪而锒铛入狱的更是少见。“ST舍得”被占用资金一案之所以能引发舆论关注,原因在于作为其第二大持股方的射洪市政府积极维权。很明显,这种占款肆无忌惮,地方政府不管不问就会进一步纵容占款方胡作非为,损害国有资产利益,中小股东权益也难得到有效维护。
要根除大股东占款痼疾,要出重拳、下猛药。对于久占不还的大股东或实控人,可采取冻结其在上市公司权利,甚至采取资本市场禁入、限制担任上市公司高管、强制变卖名下股票还债等措施使其失去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而不能兴风作浪。同时,对于违规占用资金行为要给予严厉惩处,该法办法办,该追究刑责追究刑责,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对违规行为的威慑作用和惩治作用才能惩前毖后,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