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9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川凉山州发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从脱贫路走向幸福路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畅 刘春沐阳

在四川凉山州,修路架桥投入成本之高,或许是一笔难以计算的经济账。但是,脱贫攻坚不落下一村一户一人,这是一笔无需计算的民心账。大到投资上亿元的工程,小到通村通组的“毛细血管”,都与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梦紧紧相连。

目前,凉山州公路总里程已突破2.7万公里,实现了全州所有乡镇通油路、建制村通硬化路“两个100%”目标。乡镇、建制村客运通达率分别达到97.8%、98.4%。还有4条高速公路正在加紧建设,3条高速公路正在开展前期筹备工作。

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

车路双通让梦想照进现实

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就像一颗穿了细绳的珠子,竖着悬挂在云端的绝壁之上,三面靠山、一面临崖,如果没有身临其境、亲眼所见,很难体会那种被大山困住的感觉。

“通路,是全村人共同的梦想。如今,我们盼来的不仅是一条路,更是全村人脱贫致富的希望。”阿布洛哈村村支书吉列子日永远忘不了今年6月30日,那天,村口首次迎来了客运班车,鞭炮声、欢呼声、音乐声……此起彼伏。

8月30日上午,记者刚走进村口,就被村民阿达当洛的小卖铺吸引,这是全村第一个开业的小店。“修路那段时间,村里的工程队人车密集,我顺势开起了小卖铺。刚开始需要自己骑摩托去进货,现在批发商直接把货送到家门口,生意还不错,2万多元的成本也收回来了。”阿达当洛说。

当天上午,村里6名孩子坐上了在村口接他们的班车前往学校,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在村口坐车返校开学。“以前,我们去读书要走3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最近的公路上坐车,每学期只能回家一两次。”上初二的阿达么色说。如今,开到村口的班车不仅节约了大家的出行时间,更增加了孩子与家人团聚的频率。

阿布洛哈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建制村。随着阿布洛哈车路双通,布拖全县190个村实现100%通车。

金阳县芦稿镇:

“最美天路”打通致富最后一公里

金沙江江畔,距离金阳县县城38公里处,通往芦稿镇油房村、大湾子村的通村公路,全长约13公里,垂直高差约800米,连续形成28个回头弯。“之”字形的道路嵌在枯黄色的悬崖上,如同一条“白丝带”绕山而上。因为这条路是金阳县回头弯最多的一条通村公路,当地称其为“最美天路”。

“这条路见证了江上木船、溜索、吊桥等出行方式的变迁。通路,解决的不仅是两个村600多户人家、3000多名群众出行的难题,更是解决了农产品的销路问题。”芦稿镇党委副书记张璐说。

在大湾子村班车站,记者碰到了村民阿苦阿火。“今年我们家收了2000斤花椒,能卖4万多元。路通了以后,批发商直接把小车开上山收花椒,我们自己也可以用摩托车运下山,不愁卖!”阿苦阿火说。

大湾子村曾是芦稿镇唯一的贫困村。在2016年“最美天路”通车当年,村里的青花椒、核桃、白魔芋等农产品被源源不断地运输到芦稿集镇,又从芦稿集镇运到全国各地。主干道修通后,大湾子村又陆续修通了通村硬化路14.6公里、通组路12公里。如今的大湾子村不仅实现了脱贫,村里还建起了文化室、农民夜校、民俗活动坝子,好一幅“业兴、人和、村美”的景象。

目前,金阳全县公路里程达1565公里,道路通达连接各个村寨。正在修建的宜攀高速、西昭高速将途经该县,预估总投资3.4亿元的金阳河特大桥也正在建设当中。

美姑县龙门乡塔哈村:

马路连新居 新居连学校

走进美姑县龙门乡塔哈村集中安置点,一栋栋青瓦黄墙的小楼错落有致地修建在山腰间,干净宽敞的水泥路四通八达。村民吉后阿红在自家门口的小路两旁种上了花椒树。

“去年9月,我搬家过来时路就已经修通了。路通了,卖花椒一下就方便了,我干脆在家门口也种几株,一年能收入2万多元。”与种花椒相比,更让吉后阿红高兴的是,搬新家两个月以后,村小学就开建了。今年9月,作为第一批入学的小学生,吉后阿红的孩子终于实现了在家门口上学。

龙门乡党委书记曲比阿佳说,村小一侧就是电商中心,现在村里的青花椒、蔬菜、乌鸡都可以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几乎每天都有快递车开到电商中心来,村民们可以收发快递,土特产都卖得出去。”曲比阿佳说。

作为定点帮扶单位,近两年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等各级各部门整合资源,为塔哈村协调了各类帮扶资金4904万元,帮助哈塔村以易地扶贫搬迁为抓手,统筹住房安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四大类15项建设内容。村里建起了30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300头标准化肉牛养殖基地,600亩花椒产业基地和10亩蔬菜大棚基地等产业。目前塔哈村已经实现整村脱贫。

如今,美姑县国省干线通达率全面提升,全县36个乡(镇)、292个行政村均实现通畅率达100%。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