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区域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8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朵花塑品牌 茶花增效益
贵州绥阳“百花”齐放
本报记者 王新伟 通讯员 石芝谋

阳光下,贵州绥阳县小关乡银花村漫山遍野的山银花争奇斗艳,村民们在花丛中忙碌着。

“要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没有产业不行。仅靠村民自身发展,没有示范带动不行。”银花村党总支书记彭焕忠介绍,为改变现状,村里与时间赛跑,打起了“组合拳”,使出了“连环招”,因地制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750户农户发展山银花1万余亩,人均增收5000余元。

近年来,银花村通过“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引进贵州白雄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由公司提供中药材种子、技术支持,村民参与种植,公司负责收购,发展中药材产业500亩。

不光是银花村,小关村种植大户何文强种植山银花后更是尝到了“甜头”。“我们的山银花属于灰毡毛忍冬山银花,品质好,市场上供不应求。这几年,每公斤干花的价格在28元以上,叶子7元左右,每亩可产220斤左右干花,480斤叶子,算下来差不多5000元一亩。我种了110余亩,请人帮忙干,平时工资一天100元,摘花的时候是每天150元,每年可收入40万元左右。”

依山而生,靠山吃山。小关村在乡党委的引领下,山银花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实现年产山银花药花850余吨、茶花40余吨、叶子1800余吨,产值达1.2亿元,涉及4519户群众,户均收入2.6万元,人均收入6000元。其中,全乡709户贫困户中种植山银花的达485户。

同时,小关村发展花下经济,引导群众在山银花地里套种中药材、养蜜蜂等。目前,全村已带动100余户贫困户参与其中,户均增收达1500元。

山银花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不少深加工企业应运而生。目前,该县建成山银花初加工厂28座,山银花产业发展专业公司3家。聚焦山银花产品“药食同源”,从山银花的性能及功能出发,充分考虑其茶饮作用,2017年正式生产开发了“五彩朵花茶”,每斤1000元,还供不应求。

目前,小关山银花形成了“朵花塑品牌,茶花增效益,药花保基本”的“百花”齐放局面,仅朵花、茶花的研发,每年使山银花增加近1000万元产值。

“今年,全县种植山银花达20万亩。下一步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促进产品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把山银花产业做成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绥阳县副县长陈仕耕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