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四川绵阳今年的头号工程——惠科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仍于4月底如期进入试生产阶段,目前正加紧调试,力争早日满产。
初夏时节,绵阳这个被国务院通报表彰的“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成效明显”的工业重镇,工业生产正快速升温。
瞄准小“切口”
绵阳发展工业经济颇具优势。这里聚集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院等18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全市拥有两院院士29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00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4万多名。
各方面条件优越,绵阳似乎在许多领域都能一展身手。但是,绵阳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切口’选得更小一些”。“我们的目标,就是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西部先进制造强市。”绵阳市委书记刘超说,产业发展不能盲从跟风。为此,着眼于未来新动能的培育,绵阳提出了“六大创新产业”,包括5G、新型显示、智慧家庭、新型功能材料、北斗卫星应用、智能网联汽车等。
瞄准小“切口”,把先进制造业摆在优先发展位置,构建先进制造产业体系,培育先进制造企业群体,绵阳打造“西部先进制造强市”的力度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好。2019年,绵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达126亿多元,同比增长14.7%。
聚力强“头雁”
绵阳工业的龙头企业长虹早已恢复满产。在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电视机生产车间,电视机一台接一台从7条智能化生产线上“流走”。长虹多媒体绵阳制造分部部长吴洪福介绍,公司每天可以按用户需求生产6个不同型号的电视机1600台,订单已排到几个月之后。
长虹近些年一直致力于转型升级。当许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互联网+”时,长虹已转向“5G+工业互联网”,建成“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园。长虹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郅慧介绍,与上世纪90年代建设的老生产基地相比,新基地效率提高了60%以上。如今的长虹,早已不只是电视机方面的龙头,其生产的冰箱压缩机、物联网模组、高端电源等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长虹的转型可以说是绵阳工业转型升级的模板。也正是由于运用了“5G+工业互联网”技术,生产线上工人比以前少了许多,疫情防控的难度也较小。与长虹合作的300多家中小企业大部分在2月份已全面复工复产,整个产业链迅速恢复。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正是绵阳近几年建设先进制造强市的重要抓手。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绵阳市制定实施了“领航计划”,通过此项计划,多措并举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推动龙头示范企业长虹、九洲等做大做强,发挥核心示范作用。
在培育本地龙头企业的同时,绵阳还充分发挥当地人才聚集及良好的产业生态优势,招引了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提升“头雁”效应。
去年7月份,总投资465亿元的绵阳京东方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正式量产,这款比A4纸还纤薄、可随风飘动的柔性屏,将为全球用户带来更高品质的全面屏手机、折叠手机、折叠笔记本等柔性显示产品,使绵阳的先进制造业迈上了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