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统筹新生城市培育和收缩型城市瘦身强体,按程序推进具备条件的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设市,有序推进“县改市”“县改区”“市改区”。为什么要培育新生城市?如何培育新生城市?记者就此专访了民盟中央经济委副主任、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
培育新生城市,首先有助于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据统计,在我国已成为城镇常住人口但尚未落户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中,有约1/3分布在县或一些经济发达镇。冯奎认为,进一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其中一个较为有效的做法就是推动符合条件的县和镇加快设市,按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与治理。
从区域协调发展角度看,冯奎认为,与发达国家城市结构相比,我国小城市数量偏少,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数量是明显短板。要实现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城市群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应在中心城市周围、在城市群内部合理发展中小城市。这类城市数量越多、质量越高,就越有利于分流城市人口,缓解大城市病。从城乡融合角度来看,新生中小城市具有“码头”功能:中心城市、大城市资源在此经停、交汇之后可更好地向农村地区辐射带动。
“要从战略高度看待设市的意义。中国城市化进入2.0时代,城市数量要增加、质量要提高、能级要增强,这是一条主线。要积极通过行政区划调整、体制机制改革来为生产力松绑。”冯奎说。
此外,培育新生城市还有助于通过改革释放投资与消费活力。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镇区人口超过10万人的特大镇有将近300个,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标准与大城市相比仍然偏低。
什么地方具有被培育为新生城市的可能性?冯奎认为,如果单独从行政设市角度看,结合中国当前城镇化改革现状,新生城市主要是将符合条件的县或镇有序设市。
首先是要推动中心镇或特大镇设市。“特大镇设市应加大力度,可从镇区人口超过5万人的800多个镇中分批选择‘候选市’。”冯奎认为,一是看人口、经济实力、规模形态,尤其是少数特大镇的建成区人口已达四五十万人,经济实力较强,应加快促进其成为新生城市。二是看地区分布,在不同地区可以有不同标准。中西部个别镇达到几万人,在当地带动性强,特别是在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方面有重要作用,可以设市培育,不必执行与东部一样的条件。三是看产业形态,如有的旅游大镇,户籍或常住人口不多,但旅游人口多,对城市品质有较高要求,未来可以考虑设市。
其次是推动部分具备条件的县改为市。“有的县经济特色突出,但行政机构设置还按照县的要求,已明显不合理。有的县处于都市化地区,原有功能定位不符合都市发展要求;有的县承载较多农业转移人口,但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三块短板突出,吸引力不够、承载力不够。”冯奎认为,这些县改为市,有助于在短期内集中解决强弱项、补短板的问题。
冯奎表示,沿边开发开放的重点地区、重要口岸地区和旅游重点地区,可考虑增设一批城市;还可以在一些特殊地区培育和建设中小城市,如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或国家战略布局的功能地区。
冯奎表示,201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市标准》《设立县级市申报审核程序》等,为全面开启新生中小城市提供了制度保障。推进有序设市,要注重探索行政层级优化、管理机构精简、行政成本较低的设市模式。现代治理手段特别是数字政府的应用,为低成本设市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尤其值得重视。
冯奎认为,镇或县改市要突出强调城市化,也要突出强调市场化。一个县或镇需要综合考虑改市之后“以何成市”“以何立市”,重点要研究要素市场化改革如何实现新突破,如何实现资源高效配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