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康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4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宅家季,睡不着、醒不来——
我们的身体 怎么了?
本报记者 吴佳佳

良好的睡眠是人们提升免疫力、抵抗病毒的法宝。在这个抗“疫”的春天,本以为宅家期间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加了,会获得更好的睡眠。但实际情况是,自由睡眠不一定能带来好睡眠,人们睡得更多,睡眠质量却在下降。

“睡越晚”让我们“睡越久”

近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2020全民宅家期间中国居民睡眠白皮书》,以1月1日至2月29日为时间段,调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民宅家的睡眠情况。

白皮书显示,宅家前,90%的人在晚上8点到12点间就寝;宅家期间,零点以后就寝的人超过50%。与晚睡相对应的是晚起,宅家期间,28%的人将懒觉持续到9点至12点,失去早起动力的人比宅家前增加了21%;80%的人有晚睡习惯,16%的人几乎天天晚睡。

都知道早睡早起身体好,然而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寥寥无几。白皮书显示,87%的受访者明确表示重视睡眠,63%的人认为应该坚持8小时规律睡眠,但这也挡不住同一批受访者中八成人士晚睡。

中国睡眠研究会常务理事、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张斌表示,影响睡眠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内在的生物需求;二是外在的社会因素,比如上学、上班。实验发现,从生物需求上,人们通常有半个小时左右的晚睡倾向,也相应地晚起半个小时,而且“一天”度过的时间比24个小时稍长一些。

张斌说,疫情期间全民宅家,即便复工也有很多人在家办公,失去了上下班时间的严格限制,人们的社交大量减少,实际上就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因素,此阶段人们绝大部分体现出来的是内在的睡眠需求。于是,人越睡越晚,也越睡越久,这是内在生物性的表现。

电子产品改变昼夜节律

道最甜的“晚安”,却在熬最深的夜,到底是“谁”动了大家的睡眠,让人们舍不得去睡?

白皮书分析了“人们在睡前做什么”这一问题:47%的人关注公共卫生消息;46%的人刷微博、微信关注时事和娱乐消息;另有46%的人用微信聊天。此外,对“如果睡不着会干什么”这一问题,61%的人选择“玩手机”。

“玩手机会让人们的兴奋度增高,脑子静不下来,加剧晚睡倾向。另外,手机光照会让人们的褪黑素分泌时间后移,使入睡变得更加困难。”张斌说,疫情期间晚睡晚起与长时间玩数码产品等行为息息相关。

“在平时,职场人士往往一觉难求,但宅家期间睡觉似乎不是问题了。通过对不同类别人群调研发现,睡觉时间基本都超过8小时,甚至达到9小时。然而,调查结果同样显示,睡得多并不代表睡得好。”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睡眠产业分会会长姚吉庆说。

健康的睡眠,不仅是睡够时长,还要在合适的时间睡。举个简单例子,如上一个通宵夜班,白天就算补睡8个小时,身体也未必舒服,因为人的睡眠要和大自然的节律合拍。

“人不能通过主观感受来判断睡眠是否充足。”张斌提醒,有一个实验,对一些大学生限制睡眠时间,每天只睡4个小时。第一周,他们的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都有变化,而且觉得困;第二周,这些身体指标还是在变坏,人却觉得没那么困了。因此,我们要增加符合“生物钟”规律的高质量睡眠。

睡眠不足易患各种慢性病

睡得好是健康的标志,睡不好是疾病的征象,“不睡觉会死”真不是恫吓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持续一周就会导致体内700多个基因发生改变。而美国《实验医学杂志》发表的德国一项研究表明,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增强人体白细胞抵御感染的能力,进而提升免疫力。此外,长期睡眠不足还容易患上各种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

世界睡眠协会秘书长、北京大学睡眠研究中心主任韩芳表示,睡眠疾病影响人类全生命周期,人体健康的好坏和寿命的长短都与睡眠质量息息相关。睡眠疾病影响面广,国际疾病分类里包括了“睡不着、睡不醒、睡不好”三大类90多种睡眠疾病,10%以上的国人需要积极的医疗干预,一半以上的人在一生中会出现睡眠问题。

目前国内迎来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的大好局面,伴随着各地相继复工复学,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恢复正常,意味着需要将宅家期间的作息规律重新调整。白皮书还表明,有87%的受访者意识到睡眠问题会对生活造成负面影响,表示愿意主动采取各种方式来提升睡眠质量,人们普遍认为高质量睡眠能让人精力充沛、免疫力提高、心情舒畅、生活规律。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