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也让原本就身处寒冬之中,翘首以待新年的影视行业,再次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
电影方面,短短月余,产业链上下游遭遇重创,从拍摄制作、营销宣发到院线放映,都出现了“断崖”式下跌。横店、无锡、东方影都等多家影视基地暂时关闭,影视剧组相继停拍,引发资金损失、项目停滞、档期冲突、中小企业倒闭等多重蝴蝶效应。影片集体撤档,全国影院关闭,春节、情人节等重要档期几近颗粒无收,全年预计票房损失数十亿元。虽然春节后一些基地、剧组已着手筹备复工事宜,影院也开始隔座售票,但大规模复工和大场面拍摄仍无法进行,消费心理的回归也仍需时日。
电视方面,多数电视综艺节目停止录制,一些即将上线的新节目延期播出,由此或将带来广告主撤资压力。此外,电视剧市场供给放缓,“积压剧”能否有效填补卫视二三季度档期,是否会导致播出内容质量下降以及市场萎缩,都不容乐观。
近几年,影视产业快速增长,《战狼》《红海行动》《流浪地球》《哪吒》等一次次刷新票房纪录,掩盖了资本逐利、流量高光背后已经出现的颓势。优质原创凤毛麟角、工业体系支离破碎、收视造假屡禁不止、节目模式抄袭成风……整个行业充斥“赌博”心态。
影视行业看似火爆,实际上已危机四伏,经不起市场的风险和挑战。随着疫情的暴发,看似成熟的市场突然被封锁和颠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倒逼”也由此开始。影视业不仅需要直面重新洗牌、重新整合的严峻课题,更需要快速适应时代的种种变化和趋势,以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来迎接挑战。
第一,影视内容的创作,不能脱离时代精神指向和时代中“人”的面貌。在被隔离、被限制、生死攸关的抗“疫”战斗中,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回归到最基本的人性关怀和最质朴的深层心理需求。例如新浪微博vlog《武汉日记》记录了武汉关闭离汉通道之后30天里武汉人民的真实生活,表现出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以及平凡人的伟大,受到网友好评。这充分说明,文艺作品应该与时代精神、大众心理同频共振,数以万计普通的医务工作者、一线劳动者舍生忘死的担当与奉献,广大人民群众面对疫情的乐观与坚强,对生命的尊重、渴求和向往,应该成为今后影视作品中的主题之一。
第二,一个“宅”字,说明新的文化消费方式必将深刻影响整个影视行业的生存格局与状态。微电影、短视频、vlog、直播等网络视听形态方兴未艾,在“人手一机”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些产品内容贴近生活、传播形式更加自由,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抗击疫情期间,作为传统媒体线上转型的“央视频APP”以全新的视角、24小时直播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建造过程,高峰时有7000万人在线观看,成为全网最受关注的新媒体产品。而受冲击最严重的院线和影城,几十年如一日的传统发行模式和经营方式,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时,却显得应对乏力,抗风险能力低下。
第三,疫情之中和疫情之后,创新仍然是转“危”为“机”、走向振兴的关键。这里的创新,包括题材内容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以及管理体制的创新等。如抗击疫情期间湖南卫视等电视媒体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迅速的反应能力,以足不出户、跨屏联动的“云录制”开创性模式,实现了“抗疫”“生产”和“创新”相结合,丰富了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春节档电影《囧妈》网络发行引起的轰动与争议,实际上也是一种创新与守成的博弈,它说明传统的“一亩三分地”习惯思维仍然强大,电影商业模式创新也迫在眉睫。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事件,对影视行业的影响可能是阶段性的,但其带来的深刻启示却是长期的。危机之下,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并没有减弱,相反,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同时出现,并依然旺盛。目前,北京市等多地相关部门已经积极出台各项举措救市,包括减免企业负担、加强金融服务、扶持重点项目等;从业者也在积极谋求行业自救,不等不靠尽快恢复和发展。只有共同面对挑战,反躬自省,才能变大厦将倾之“危”,为绝处逢生之“机”,走出一条重整旗鼓待后生的自强之路。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