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双料董事长”到“双料会长”——
宋志平:一生做好一件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祝君壁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2020,让我们以企业家精神带动创新型经济发展,推动上市公司和企业改革事业不断前进。
2003年,中国建材集团正式更名。 (资料图片)

“水泥业应多重组少破产,让大企业担起负债。”2019年12月21日,在第二届中国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宋志平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的身份出席会议。一个多月前,他刚在中国建材集团卸任,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我现在可能比之前还要忙。”他这样告诉经济日报记者。

点燃员工心中的火

“国企不是国家用钱堆起来的,不是国家用‘偏饭’喂大的。”这句话宋志平不只说过一次。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税改之后开始收增值税,企业不管盈利与否都要先上税。企业亏损后,信用等级随之降低,银行就不会放贷,对国企也不会给予特殊照顾。就在这种困难情况下,1993年,宋志平接手北新建材。

“做厂长时,工厂正揭不开锅,员工非常冷漠。”什么是冷漠呢?宋志平用他在学管理学时老师讲过的实验举例:用玻璃板把鱼缸中吃鱼的鱼与被吃的鱼隔开。起初,吃鱼的鱼会反复碰撞玻璃板无果,之后再把玻璃板移开,吃鱼的鱼与被吃的鱼就可以和平相处了。“老师说,这就是冷漠。北新员工当时就是这样,对企业完全失去了信心。”

1993年春节过后,北新石膏板厂进行了一次大修,让宋志平为热烟炉点火。当把熊熊火把投入炉中后,宋志平转身对员工们说了一句话:“其实,我最想点燃的是员工心中的火!”

对此,宋志平仍然记忆犹新。为唤起员工热情,他一个个车间找员工座谈。“当时员工告诉我没房子住,工资也好多年没涨了。于是我提出一个口号‘房子年年盖,工资年年涨’。”在做厂长的10年里,宋志平兑现了诺言。北新建材盖了12栋宿舍楼,人均工资在周边工厂中是最高的。

勇士的桂冠由荆棘编成。宋志平意识到,国有企业要想真正走向市场,关键在于转变机制。1996年,北新建材成功改制,由工厂变身有限公司;1997年,北新建材在深交所上市,由此以新型国企的姿态逐步开展了一系列适应市场竞争的规范治理和管理。通过市场化改造和历练,在投资者审视下,宋志平带领着北新建材不断改变自我、校正方向,最终成为国内新型建材的领军企业。

“如今,北新建材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型建材企业,正向着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加速迈进。”老单位北新建材并没有让宋志平失望,2018年,其实现营业收入125.65亿元,截至2018年底,公司资产总额逾160亿元,旗下企业近20家。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袖颁奖典礼”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委员徐如俊为宋志平颁奖时,问了他一个问题:从中国建材集团离任时,最想从办公室带走什么?宋志平说,最想带走的是他在北新建材当厂长时举着火把点火的一张照片,那张照片跟随了他好多年。“人是企业一切力量的源泉,只有点燃员工心中的火,企业才会蒸蒸日上。”宋志平说,“那张照片我无论走到哪儿,都把它带着,因为这是我的价值观”。

做市场化改革先行者

2002年,宋志平到中国建材担任总经理。或许有人会觉得他很“不走运”,因为当时的中国建材同样极度困难:销售收入虽有20多亿元,却抵不过30多亿元的银行逾期负债。前任总经理给宋志平打电话说:“志平,我从弹坑里爬出来了,该你进去了!”就在宋志平上任那天,坐在主席台上,他收到了一张法院冻结公司所有资产的通知单。

就是这样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在宋志平带领下,通过与市场资源的联合和与社会资本的混合,改变了命运,进而发展成世界500强企业。“后来哈佛大学编写中国建材重组案例时,还专门收录了‘央企市营’这个词。”宋志平说,由于这是一个自创词,难为翻译人员想了好半天。

正是别人眼中的“不走运”,给了宋志平让企业“涅槃重生”的机会。按照“央企市营”理念,中国建材集团不断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以400多亿元国有资本吸引了1300多亿元社会资本,撬动近6300亿元总资产,显著放大了国有资本功能,混合所有制覆盖面达75%。2018年,中国建材利润总额207亿元、营业收入348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建材企业;2019年利润总额、营业收入预计将分别超过230亿元、3800亿元。

重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从开始思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制度,到“央企市营”理念的成功改善,经历了15年时间。“这一理念,其实就是在改革大潮中,国企深入市场、一路摸爬滚打的体会和经验。”在宋志平的眼中,当年的身先士卒既饱尝艰辛又满载收获。

了解宋志平的人都知道,他还有个称呼叫“双料董事长”。

2009年,宋志平被任命为国药集团董事长,成为央企第一个“双料董事长”。之后5年里,他带领国药先后完成与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的“四合一”重组;在医药配送领域,推动国药控股在香港成功上市,之后迅速整合全国的医药配送网络,建立遍布全国的国家药网。

那5年里,国药集团的业绩实现跨越式发展,收入从360亿元增至2500亿元,2013年与中国建材一道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名单。2018年,国药集团营业收入3967亿元、利润总额194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医药集团。

国药集团销售额的快速增长靠的是什么?“坦率地说,完全是靠市场化运作,就是‘央企市营’。”宋志平说,“今天,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央企市营’依然任重道远”。

从“运动员”变为“教练员”

“退休后我要做什么呢?就是全力以赴做好两个会长的工作,努力促进中国上市公司健康发展和企业改革事业深入推进。”离开中国建材的宋志平,一点儿也没闲着。

2012年3月,宋志平担任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2019年5月,担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常说:一生做好一件事。如今,他也选择以这样的方式,继续为中国企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担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的半年时间里,宋志平为上市公司开展了5场培训,包括800多位董事长;还与30多位困难企业的董事长进行了深入交谈。

“近期,我多次参加了由上市公司协会、上交所、深交所联合举办的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研修班,就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分享经验心得。同时,我会进一步整理归纳自己40年来的改革、经营、管理、创新等经验和体会,分享给企业界和社会。”宋志平提出,作为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要从“运动员”转变为“教练员”,与3700多家上市公司的“球员”共同提高上市公司的发展质量。

而对于他的“接棒者”与中国建材20万员工,宋志平留下了“创新、绩效、和谐、责任”和“敬畏、感恩、谦恭、得体”这16个字寄语。“未来这一年,首先要把心态放平,不要过于浮躁。我国GDP在近百万亿元的基础上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此情况下,企业仍有广阔发展空间。”在企业工作40年,回想起来,宋志平觉得经济下行并不可怕,关键是企业要有什么样的心态、做出怎样的选择。“2020年,我觉得企业最重要的就是弘扬企业家精神,以企业家精神带动创新型经济,撑起国民经济的脊梁。企业家要带领我们的企业、整个经济界跨过这一关。”无论是对上市公司还是对2020年经济形势的预判,宋志平都信心满满,因为他觉得“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对于企业家精神的理解,宋志平认为:首先是创新精神,做企业是一件复杂又艰苦的事情,需要的是敢于不断创新、不断挑战自我的人;其次是坚守精神,做企业是个漫长过程,是个苦差事,有没有坚守精神往往是能否成功的关键;第三是责任意识,做企业要创造财富,而此后应最大限度回馈社会,让大家共享财富,实现共富。企业家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这才是企业家应该有的精神。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