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2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苏滨海
改善村民住房
本报记者 薛海燕 蒋 波 通讯员 胡亚萍

“过去我们家住的瓦房,住了30多年,早已破旧。村里建新型农村社区,我主动报名签协议,置换了一套106平方米的二层小楼,户型方正、南北通透,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走进江苏省滨海县八巨镇前案村新型农村社区,一栋栋小楼整齐排列,前案村10组村民朱道金这样告诉记者。

今年,滨海县把农房改善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标志性工程,加快城乡一体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在建36个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9800户,其中一期建设3875户,主体竣工12个、1110户,829户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户已完成改造725户。

滨海县统筹优化各类资源要素,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集中规划,并邀请市级专家统一评审。为了最大程度让利于民,县里实施了水电集中施工,大幅降低了建设成本。该县还实行资金集中拨付,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效保障了项目的快速推进。

农房改善不能忘记文化传承。滨海县农民新居充分挖掘古黄河文化、海盐文化、红色文化等地方文化底蕴,保留苏北民居风貌,打造滨海乡村特色。为此,该县设计了“就地改造”和“拆除重建”两种模式,在原址上改善农房质量,彻底解决居住散乱、布局混乱、环境杂乱问题,既保证了农民居住安全,又统一了建筑风格,既留住了乡愁记忆,又改善了生态环境。滨海县还坚持产区结合,在新型农村社区选址过程中,充分考虑靠近民营创业园、农业产业园和旅游景区,让群众有事做、有钱挣。

“我们夹堆村是万亩梨园的核心区,一期新型农村社区在建175户,但报名要求签约的就有245户。”滨海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夹堆村党总支书记宋明说,群众的积极性这么高,就是因为新型农村社区与老村庄充分有机融合,并与周边梨花雨景区等旅游业充分融合,让群众的生产生活有切实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