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产经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2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东营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
工业企业“云上走”
本报记者 王金虎 通讯员 刘智峰

得益于大数据产业发展,因油而荣、因油而兴的山东东营区工业企业通过引入大数据技术建设新平台、开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等,加速企业“上云”步伐。

“在危化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基于互联网、大数据、AI等技术,有效链接油源端、车主端、司机端和油站端,并通过物联网+AI赋能整个危化品行业,实现了‘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四流合一强结构供应链体系,企业因此实现了以数字化为基础的业务线上化、操作自动化、服务产品化、流程可视化、运营一体化、决策智能化……”山东东营市东营区海科化工集团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刘超介绍。

在黄河三角洲大数据港,东营区财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学鹏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为推动大数据等数字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东营区通过绘制图谱、高效运营以及精准招商三项措施,加快推动大数据港运营发展。结合大数据产业发展脉络,梳理细分了上下游产业链,绘制了大数据产业链图谱。围绕构建“湿地型”大数据产业生态圈的目标,东营区建立起全生命周期孵化体系,面向初创型、成长型、成熟型企业,提供从技术端到资产端、市场端的全链条孵化服务。

随着大数据港的建设,东营区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制定“平台+示范+推广”实施路径,强力推进“大数据+工业”实施路径,全新的大数据理念在为企业打开国际视野、拓宽创新研发路径的同时,大数据企业以“智慧大脑”形式与企业深度融合,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转变,实现了产业“上云”,助力企业踏上发展“高速路”。

在京东云(东营)创新服务中心,负责人尤瑞介绍,京东将集团旗下双创品牌空间落地东营,成立了这个中心,为企业提供创新孵化、产品包装、营销推广等服务,计划年内吸收科技创新类项目10个,用5年时间打造成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中心。得益于对大数据企业优厚的落地政策,目前东营区大数据产业集聚效应已经凸显,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