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下一版 2019年12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西九江——
打造百里长江“最美岸线”
本报记者 赖永峰 刘 兴 通讯员 谌远宇

有着“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之称的江西九江市,不仅坐拥三分之二的鄱阳湖水域面积,更全揽152公里长江江西段岸线,是长江大保护的关键区域和重要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立下规矩,为我们做好长江大保护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工作遵循和精神动力。共抓长江大保护,是九江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和政治任务。”九江市委书记林彬杨说,九江要坚决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一切的位置,加快创建国家首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城市,全力打造百里长江“最美岸线”。

全流域治水 江湖变清

“全市共有水域面积500万亩,千亩以上湖泊41个,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350条,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河’入湖,平均每年经鄱阳湖注入长江的水量占长江径流总量近六分之一。”谈起九江的水资源,九江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时小波如数家珍。

大自然的馈赠,赋予了九江“千河归一湖,一湖入长江”的独特生态特性,描绘出集“大江大山大湖”于一身的城市名片,也凸显了九江对于江西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生态的重要性。

眼下,九江长江边,一场“雷霆之战”正火热展开。自2018年起,九江率先在全省开展化工企业清理整顿退出工作,确立了到2020年1月底,沿长江、鄱阳湖、修河1公里内小化工企业全部关闭退出的目标。截至目前,37户首轮拟关闭退出化工企业中有27户实现“五清一注销”目标。

破解“化工围江”,是九江狠抓源头、严厉整治最突出的涉水环境污染的典型案例,而构建全流域水系治理体系,则是九江市共抓长江大保护的一大着力点。从在全省率先建立“区域流域相结合、江河湖库渠全纳入、市县乡村全覆盖”的河湖长组织体系,到河湖同治、水陆共治,系统实施鄱阳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从全面取缔河湖水库“三网”养殖、重拳整治矿山违法开采,到严格落实沿江产业项目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九江将“靶心”瞄准水污染、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问题,通过“四水共治”,实现“江湖联动、美美与共”。

水生态的改善,让九江沿江生态正在发生令人欣喜的变化: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长江江豚种群数量近年来在鄱阳湖骤增近一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中华鲟,曾经一度在长江九江段难觅身影,但近期被渔民多次误捕,其“出水”之频繁,为近十几年来所罕见。

“长江九江段和鄱阳湖出口断面水质目前稳定在II-III类标准。我们力争到2020年底,全市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到85.3%,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8%以上。”时小波说。

生态链修复 岸线变美

大江逶迤,芳草长堤。站在长江入赣第一站——九江瑞昌市码头镇梁公堤上放眼四望,江面浩瀚广阔、百舸争流,江岸树木繁茂、满目青翠,令人心旷神怡。

“从长江往岸上看,全是各种树木、植被和湿地、公园,一圈又一层,多美的绿色屏障!”56岁村民朱巨宝目睹了几十年来瑞昌岸线之变。 “两年前,人们走过堤坝‘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我每天晚上都和老伴来这里散步、跳舞,变化太大了!”朱巨宝感慨地说。

长江岸线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是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可在10多年前,受利益驱使,沿江建设非法码头愈演愈烈。2017年起,瑞昌市本着“集约化开发、合理性利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对不符合条件的小、散码头进行拆除并恢复生态原貌,同时,整合组建长江港务有限公司,统一负责码头经营管理,腾出长江岸线2000余米。“以一江带全局”,目前,非法码头专项整治正从长江沿岸延伸到鄱阳湖及内河水域非法码头。

“‘不搞大开发’并不意味着不开发、不发展。恰恰相反,集约化的利用开发,换来的是良好的运行收益。这两年,瑞昌港区货物吞吐量持续坐稳九江5大港区之首,就是一个最为有力的证明。”瑞昌长江港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卫东说。

“矿业大市”曾是九江的标签,矿业贡献了分量极重的财税收入,斩断对矿山的发展依赖谈何容易?九江市通过“打、改、退、控、治”铁腕整治矿山“小、散、乱”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共关停矿山340家,占全市矿山总数的六成,全市废弃矿山修复面积达936公顷。

少了“辣眼睛”的矿山码头,多了“高颜值”的景观带。围绕“岸线美”,九江市因地制宜建设滨江生态岸线,全力打造百里长江风光带。按照“堤外景观化,堤内园林化”的要求,九江全面启动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工程,一条条集“生态保护、景观体验、休闲运动、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绿色景观带,串联起152公里“绿色岸线”,成为长江中下游南岸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高质量发展 产业变绿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对于主导产业和首位产业调整,新兴产业一时又难以顶上的江西工业重镇九江而言,如何从保护和发展的辩证法上破题?

“长江经济带大保护的过程,也是提高发展质量、以新方式实现新发展的过程。”九江市工信局副局长朱小凡说,传统产业是九江的优势,无论何时都不能丢,关键在于如何推动三大变革,加快动能转换,实现发展新跃升。为此,今年,九江市分两批遴选了200余家企业试点,分类打造成为优化升级典型示范企业,与此同时,启动1000户企业上云、2000台(套)工业机器人进企业、100户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建设,以此带动全市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今年以来,全市已合计撬动各类资金投入177.66亿元,用于企业优化升级项目。

“这是按照世界先进的行业标准建设的年产12万吨玻璃纤维生产线,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全国最大、全球第三玻纤生产基地——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二期工程生产车间,公司党委副书记吴秀琴告诉记者,在政策扶持下,集团还对一期工程进行技改扩能,如今能源消耗降低20%,生产效率提升20%,年产能新增6万吨。

传统产业“脱胎换骨”“重新开张”,新兴产业也在“补缺进位”“含苞待放”。

在即将封关运行的九江综合保税区,江西省首个以保税备货及跨境供应链服务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九江跨境电商产业园正如火如荼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规划总面积不少于1000亩,致力于打造一个电子商务年销售额过100亿元、综合税收10亿元以上的大型综合性电子商务产业园区。

“我们正以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为契机,聚力创新引领,精心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电子电器、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五大新兴产业,构建新工业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朱小凡说。

以绿色和创新为主基调的高质量发展,驱动着九江经济指标持续攀升。今年上半年,全市第二产业增长9.0%,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6%。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