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1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借”来的“大染坊”
本报记者 王金虎 通讯员 王 娟

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陈鲁并不忌讳“大染坊”的招牌是“借”来的。2003年10月,中央电视台播出描写山东淄博市周村丝绸发展史的电视剧《大染坊》。主人公陈寿亭的家国情怀,激发了陈鲁让周村丝绸重振雄风的斗志,在电视剧播出第二天,他敏锐地抓住机会,注册了“大染坊”商标。

据考证,周村是全国桑蚕丝绸业重要发源地和古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货源地和集散地之一,享有“旱码头”“丝绸之乡”等美誉。

上世纪90年代末,周村丝绸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逐渐萧条,产能萎缩,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陈鲁任总经理的“天力丝绸”资不抵债、濒临倒闭。“1995年以前,丝绸为国家创汇排在各行业之首,看到眼下这样的窘境,我这个干了20多年丝绸的人不甘心。一定要借助电视剧的热度,让周村丝绸再度发展起来。”2007年7月,脱胎换骨、浴火重生的淄博大染坊丝绸发展有限公司破茧而出。

陈鲁说:“巧得很,陈寿亭15岁讨饭时被周掌柜收养,从此进入印染行业。而我16岁因家境困难被迫辍学,到淄博丝织一厂成为一名挡车工。”陈鲁直言,他不仅向电视剧“借”了名号,还“借”来了发展思路。

“过去,我们生产的胚绸以每米8.5元的价格卖给欧洲客户,客户经过染色印花等加工后,再卖回给我们,一米绸能卖到80多马克。同样的面料,国内的一条普通丝巾只能卖几十元,而‘爱马仕’一条要卖1000多美元。没有绝活儿,没有自主品牌,只能是地摊货!”陈鲁痛定思痛,先后投资2亿元进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摆脱“以廉争利”的生产模式,并不断完善研发机制,每年都有10余项发明专利问世。同时,集团还与大专院校、知名家纺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产品向精细化、系列化、品牌化发展,并屡获全国设计大奖、优秀面料大奖。集团目前是江北最大的丝绸印染生产企业,被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集团生产的丝带编织系列产品售价以克计算,“诺宝丝邦”也成为传承周村百年商埠荣耀的知名品牌,演绎了一部现代“大染坊”的传奇。

一“借”成名的陈鲁,没有安于现状,而是把借势的目光瞄向了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理应成为丝绸企业更大的战略机遇。”在陈鲁看来,新的丝绸之路必然是文化之路,他认为,丝绸产品不仅仅是衣被巾帕,它本身就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这几年,“大染坊”开发出丝绸报、织锦书、彩印画,融入了时尚、科技元素的传统丝绸被做成了文化创意产品、艺术品和收藏品,多件作品获得全国丝绸文化创意金奖,企业也被列为山东省文化和服务出口重点企业。“借助发展优势,我们加快培育新动能、构建新优势、拓展新空间,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陈鲁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