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8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漠深处的“石油创客”
本报记者 乔文汇 通讯员 韩 荣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然而,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复杂的地质条件,“夺油集气”需要破解一系列难题。“必须因地制宜,一味靠经验不行。”中石化西北油田完井测试管理中心副主任刘练说。

如果把钻井比作盖房子,完井相当于内部装修,是油井建设的最后工序。完井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油井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寿命。近年来,西北油田完井测试管理中心鼓励员工“迎着问题上”,涌现出一批“石油创客”。他们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节支降本,2014年至今已经累计节约成本3.65亿元,创造经济效益8200万元。

“西北油田存在特殊性,亟需发明适合油田生产的工具。”刘练坦言,“对我们而言,科技创新是刚需,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被逼出来的。”完井测试管理中心下设完井测试工程技术所,副所长王鹏辉说,“我们就像设在油井边上的实验室,问题出在哪里,研究的方向就在哪里”。

西北油田有几十口“鼹鼠洞”采油井,常规刮管器无法进入。怎么办?经过一系列测试,完井测试管理中心研制了二次变径刮管器,进“洞”时可缩小,作业时恢复原状,出“洞”时又会缩小,经历神奇的“变身”后,顺利完成套管刮削作业,既节约了费用,又节省了时间。

面对世界少有、国内仅有的超深海相碳酸盐岩油田,身为技术带头人的刘练利用紧贴一线的优势,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在塔河油田完井测试、超深井开采技术攻关、顺北特深油气田完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还带领团队建成了“西北油田井控实训基地”。在刘练的倡导和主持下,完井测试管理中心探索建立了“培根工作系统”,将14个大项33个分项200多个小项的基本工作纳入系统,将每项工作都进行“价值赋分”,首次在该区域石油技术管理领域实现“量化”,有力激发了职工开展科研的动力。

作为完井测试项目管理部部长,李洪文带领团队编制了《完井测试管理点对照手册》,把完井测试类的作业细分为100项管理节点、2000个监督要点。根据作业进度,单位实时与驻井现场项目管理工程师对接管理要点、提示风险与消减措施,保证了安全、优质和高效作业。

今年4月,中心独创的“机液一体化丢手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截至目前,中心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8项、发明专利2项。“今后,我们会继续鼓励一线职工开展科技创新,培育更多的‘石油创客’,为西北油田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完井测试管理中心党委书记贾书杰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