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家市属大医院启动“急诊分级就诊”,急诊患者看病不再按照“先来后到”,而是急危重症者优先。
急诊分级是啥意思?就是患者看病不再按照“先来后到”,而是急危重症者优先。
今年5月1日,北京市20家市属大医院启动“急诊分级就诊”,由护士先为患者“把脉”分诊,情况危急者先救治。“两个多月来,北京市属医院共接诊急诊患者46.13万人次,其中,1级患者0.45万人次,占0.98%,4级患者约占一半。”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潘苏彦介绍,急诊分级让危急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患者以往按排队先后就诊的观念逐渐改变,大量患者挤在诊室的现象越来越少。
经济日报记者在北京朝阳医院看到,就诊高峰时期的急诊科秩序井然。在急诊入口的分诊台,医护人员对就诊患者的病情评估分级,患者在候诊区耐心等候。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郭树彬介绍,该医院每天急诊量高峰时达700人次,但其中不少患者不符合急诊接诊范畴,若按顺序看病,容易导致真正需要急诊的患者失去抢救机会。“急诊分级实施以来,急诊科在医护人员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医护效率大大提高。”
目前,大医院急诊科往往“人满为患”“急诊不急”,统计显示,非急症病人占比达到30%至50%左右。
“不分病情、先来后到”的诊疗次序,耽误急危重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为此,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开始推动市属医院探索“急诊预检分级”,简称“急诊分级”。将患者分为“濒危、危重、急症和非急症”1至4级分级管理,遵循从重到轻、从病情迅速变化到相对稳定的原则,合理安排患者就诊顺序。
据潘苏彦介绍,实施急诊分级工作两个半月以来,19家北京市属医院已建立和使用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对患者病情进行充分评估和分级;20家医院通过就诊单和排队候诊叫号系统,区分不同等级、颜色,明确患者的就诊级别。
北京朝阳医院党委书记、理事长张金保介绍,目前在朝阳医院急诊抢救室和抢救留观区的危重症患者占比已经达到90%以上,调整了患者结构,改善了医疗服务,提升了患者的就医感受,实现了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将有限的资源全部倾向于危重患者身上。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周建新表示,自“急诊分级”改革实施以来,大量患者挤在诊室的现象越来越少,急诊秩序有了明显改善。
北京市医管中心的问卷调查显示,84.52%的患者赞同急诊就诊按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分级,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够理解和接受急诊分级的理念和规则。
潘苏彦说,北京市医管中心已把急诊分级纳入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考核,下一步将加强明察暗访,保证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位。同时,潘苏彦呼吁医患共促抢救生命通道畅通,遵守急诊分级候诊秩序,让出生命抢救通道,每个人都会成为急诊分级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