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我也要像李叔叔那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江西南昌市青云谱区五年级学生刘琴眼里,29岁的李林就像亲大哥,让她感受到了浓浓的关爱。
李林是南昌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副秘书长,南昌市青云谱区团委兼职副书记。2016年暑假,当地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个小女孩家中非常困难,便找到李林,希望能有人帮助她。
这个小女孩就是刘琴。周末的一天,李林和志愿者一起去看望刘琴一家人。“简陋的房子里,瘦小的刘琴正在写作业,身上满是蚊子叮咬的痕迹,脖子上长了很多痱子……”眼前的情形,让李林的心情格外沉重。
李林一行人的到来,让刘琴一家人格外感动和高兴。刘琴的父母几年前从农村老家来到南昌郊外,以种菜、卖菜为生,刘琴跟着父母在这里生活读书,一家人生活得很拮据。李林问刘琴有什么愿望,刘琴告诉他:想参观南昌市、想去动物园、想坐地铁。“有些愿望放在普通家庭不算什么,但在刘琴身上是不容易实现的心愿。”李林说,做志愿服务,既要有爱心和兴趣、更要有专业技能和水平,方式方法上也要讲究精准,既要关心帮扶对象生活上的需要,更要关注其内心需求。
第二个周末,李林和几个志愿者一起,陪刘琴在南昌开开心心地玩了一天。这之后,刘琴逐渐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学习成绩稳步提升。为了更好地帮助刘琴一家,李林把她的情况发到朋友圈,并联系“南昌益路阳光”公益组织,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名爱心人士也与她结对,将一对一帮扶刘琴至高中毕业。
李林第一次参加公益活动是在2009年,那年他刚从老家来南昌上大学。一次偶然机会,他加入了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经常和同学到社区、车站等人流较多的区域开展公益活动。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协会组织我们去青云谱区的一所聋哑学校支教。我们与聋哑学生的交流只能用笔,但上课时,他们听得格外认真。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还有很多人需要我的帮助。”李林说,也正是这一刻,他萌生了把公益事业当作职业干的想法。
2013年大学毕业,李林来到南昌慈善义工协会做起“专职”义工。刚开始,义工协会每月600多元的补贴,让刚入社会的李林感到压力较大。生活方面不算问题,但来自家人和周围人的不理解让李林很纠结。“我爸妈开始极力反对,认为公益可以做,但不能当职业干,还是要找个踏实的工作。”李林说。此外,周围的人总认为李林这样帮助别人是有目的的,是为了宣传炒作自己。每当这时,李林总是用“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来鼓励自己。看到儿子从事公益服务,收获了快乐,得到了社会认可,李林父母的态度转变了。“父母的理解给了我极大的支持,让我心无牵挂。”李林笑着说,现在,每当他把公益活动的信息发到朋友圈后,远在老家的父母总是第一时间点赞。
社区、学校、福利院、偏远乡村,处处留下了李林的爱心足迹,他与志愿者一道,为残障儿童、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各类志愿公益服务。从2009年加入南昌慈善义工协会至今,李林的志愿服务时间近12000小时,在许多公益小伙伴眼里,他是真正的“公益达人”。
李林明白,做公益,个人力量有限,集体力量无限。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李林开通了个人微博,解答网友提出的各类问题。他还考取“中级社工师”,创办南昌益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探索用社工的专业方式指导、介入志愿服务,将志愿服务普遍化和社会工作专业化相结合。
2018年6月,南昌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聘请李林为副秘书长。在李林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南昌市志愿服务氛围日益浓厚,目前,仅在南昌市志愿者服务网注册的志愿者就达60多万人。十年来,李林以各种方式帮扶的困难人员不计其数。在他看来,做公益,就是要用自己的行为去感召他人,让更多人自愿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让更多正能量传播开来。
“这份工作给我带来了幸福,我会一直奋斗在公益事业的路上。”李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