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4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北沧州承接京津医药项目137个——
盐碱滩上崛起医药产业集群
本报记者 宋美倩 通讯员 哈聪杰 祖天林

总投资3.4亿元的北京协和药厂沧州分厂一期项目近期进入试生产,预计年底前可生产出国家一类新药“双环醇”原料药。北京协和药厂创建于1958年,受环境、土地等因素制约,在北京已无法扩大产能。适时而至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这家老牌药厂打开了发展的“新窗口”。

截至目前,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累计承接京津医药产业项目137个,总投资438亿元。其中签约北京项目95个,总投资270亿元。签约入园项目中有上市公司12家、高新技术企业61家、外资企业6家。

“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盐碱荒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沧州现代医药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招商局局长刘帅感慨地说。

项目落地,只是发展迈出的第一步。沧州渤海新区以实干为项目发展护航清障。推行“晨扫描”机制,每个工作日一大早,沧州渤海新区各级干部组成的“服务团队”实地察看项目进度、现场解决具体问题;行政审批局制定“120工作法”,承诺本级行政许可事项平均办结时限3小时;成立沧州渤海新区医药行业协会,设立“企业家直通车”办公室,“多渠道、一站式”为企业解忧。

主动靠前服务,高效解决问题,换来项目建设的高效运转。截至目前,园区已有63个项目取得土地证,其中在建项目19个,竣工项目22个,前期拟开工项目22个。全国医药百强企业石四药广祥药业、北京协和药厂等项目即将竣工,美国独资企业珐博进、中日合资企业康蒂尼等项目开始试生产,北京金城泰尔、北京万生药业等项目已正式投产。

沧州市委常委,渤海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国栋认为,产业转移不能是简单地“搬家”,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从2018年起,园区加快了改革创新步伐,目标是按照“产业链—循环圈—生态网”的渐进方式,加速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园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体系,打造高端原料药、医药制剂、现代中药、大健康产业和医药特色小镇“五位一体”发展格局。

临港开发区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引进补链扩链项目,构建以“四平台、两基金、两中心”为核心内容、从研发到中试再到产业化的全生命周期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开发区还引进建设化药孵化平台、分析检测平台、中试基地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全面高端服务;设立总额度5亿元的天使基金和产业引导基金,重点用于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高成长性企业。

如今的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一个个医药项目正加快“开花结果”。不久的将来,一个千亿元级别的高端绿色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将在这里崛起。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