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2岁的冯永强个子不高,说话声音不大,语速也不快,笑起来挺憨厚的。
作为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程风险咨询业务部的总工程师,冯永强有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职业病”,每次旅游回来,拿给朋友看的照片总是拍房屋结构、消防设施的场景多过拍人像;难得陪妻子逛个商场,他也会下意识地琢磨商场卫生间的位置是否合理。
就为这个,妻子没少抱怨,嫌他缺乏生活情趣,却又逢人就夸他在工作中是个“手比嘴快”的老实人。“因为我嘴笨,不会说话。”冯永强自嘲地说。“那是因为他爱这行,总觉得多说不如多做,完成高质量项目才是‘靠谱’的事。”妻子有着自己的解读。
没错,冯永强热爱自己从事的行业,而且是越干越爱。1997年,主修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冯永强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成了一名一线的施工人员。“当时的心情是又兴奋又忐忑,想象着高楼在自己手里建成,谁能不兴奋?却又害怕出一丁点儿差错,影响工程质量,所以忐忑不安。”
带着这样复杂的心情,冯永强开始了他项目技术人员的生涯,一干就是10年。在工地上摸爬滚打,对每一个细节“斤斤计较”;既严格要求自己上手的项目,也同样用高标准做着本单位其他项目的质量管控。冯永强觉得自己挺“轴”的,有时在检查质量管控中遇到问题,他还会自己动手修正。“嘴笨,可能是因为我没有表达清楚,不是工友做不到。那我就做出来,他们一看就明白了,以后就能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冯永强说。
冯永强还曾主动参与了四川汶川地震灾区重建。比起建筑工艺上的难度,在冯永强看来,肩上的责任带来的压力反而更大。那段难忘的经历,更坚定了他做事必须要心细的原则,只要事关项目质量,没有任何借口,同事眼中的冯永强变得更“轴”了。
2006年,冯永强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角色转换,由一线施工人员变成工程监理,供职单位也变成了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记者问他,做了工程监理后印象最深刻的项目是哪个,他肯定地回答,是上海迪士尼乐园的“明日世界”。“虽然中西方的建筑理念有差异,但工程质量是一辈子的事,外方在工程质量上较真,我们比他们还较真。”冯永强告诉记者。
工程监理这个角色,他一干又是10年。平均下来冯永强每年要跑60多个项目,比之前更忙。即使很忙,他还发明了“一种钢围檩拼装改良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解决建筑结构拼接不平整导致受力不均的难题,可以延长建筑使用寿命;主编的《房屋建筑工程》入选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选修课教材,主编的《建设工程监理施工安全监督规程》成为上海市地方标准……变得更忙的冯永强总还有时间做着让人吃惊的事儿。“这些事儿,他都是做成之后才告诉我的,所以才总说他‘手比嘴快’。”听得出,妻子的话中透着骄傲。
如今的冯永强,又完成了他职业生涯的一次角色转换,却依然没有离开建筑这一行。“我现在做的是风险预判,就是要尽量避免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在事后尽力弥补。”冯永强说,这需要有创新的思维,弄清楚人、机器、物料、方法、环境等到底在保证工程质量上各占多大比例,才能精准地做好风险评估,而创新,是件特别有趣的事。
“创新是件有趣的事”,这句话从自称“嘴笨”的冯永强嘴里说出,显得更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