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4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挂念的是这些老人
——记江苏盱眙县桂五镇敬老院院长李银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薛海燕 蒋 波
李银江为敬老院老人洗脚。
(资料图片)
李银江与敬老院五保老人拉家常。
(资料图片)

江苏盱眙县桂五镇敬老院院长李银江,33年间照看、服务128位五保老人,以大爱情怀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事业

4月5日一大早,刚从北京领完“孺子牛奖”的江苏盱眙县桂五镇敬老院院长李银江便马不停蹄地赶到镇里的公墓区,为敬老院已故老人祭奠,向群众宣传文明祭祀注意事项。

“为五保老人尽孝,对群众尽责,把敬老院发展好,就是我对党最大的忠诚”。33年前,李银江在野草丛生的荒地上创建敬老院,从此开启了为民服务之路。33年间,敬老院共赡养128位五保老人,其中有71位老人离世,李银江71次为老人们披麻戴孝,尽到做“儿子”的本分。

90天建成敬老院

1986年5月20日,李银江接到一项重要任务——筹建敬老院。在一块4.2亩的荒地前,时任盱眙县高庙乡乡长吴永康对李银江说:“担子交给你,希望你能干出个样子来!”“我一定把敬老院建好、发展好,不辜负党组织的信任。”29岁的李银江满怀信心地说。

李银江接下任务后做的第一件事,是花4.2元扯了一块塑料薄膜,在荒地边上搭个棚子。建院经费有限,李银江便拉上两个人,找石头、运沙子,样样自己动手,吃住在工地,从材料购置、工程招标、质量鉴定,到最后把关验收,90天建起了有12间平房的敬老院。

敬老院建起来了,可没想到,“为了让老人来这里,我可费老劲了!”33年后谈起往事,李银江依然感慨万千,“老人有故土难离思想,看我年纪轻不信任,‘你给我骗到敬老院,如果不好,我就没脸回家了’”。

为了打消五保老人的顾虑,李银江向老人们保证,“你们到敬老院来,包吃包住,有病包看,我会拿你们当父母,给你们养老送终!”他向老人们承诺,请老人们先到敬老院试住几天,如果觉得不好,立刻把他们送回去。就这样,敬老院开院时,来了7位五保老人。

33年来,在李银江的带领下,敬老院由当初的占地4.2亩,不足200平方米的面积发展到如今占地35.5亩,建筑面积达4280平方米,由最初的10张床位增加到现在的126张床位,前后共服务老人128位。今年初,敬老院又增加5亩土地,预留用作今后发展。

如今,走进桂五镇敬老院,一排白墙灰瓦的小洋房,在绿树掩映中格外显眼,宽敞的院子里花团锦簇。套间住宿、家庭影院、茶吧、图书馆、棋牌室等设施一应俱全。院子里,老人们聊天、晒太阳,其乐融融。

“让农村每一位老人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用”,这是李银江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今年62岁的李银江正努力把桂五镇敬老院建成公园式、宾馆式的敬老院,让更多老年人在这里享受到改革发展红利,安度晚年。

老人的温馨港湾

4月5日中午,记者走进92岁五保老人陈广英的房间,老人正坐在床边看电视。套间里有大客厅、卫生间、空调、电视、沙发、衣柜等一应俱全,与普通人家没什么两样。

陈广英老人听力不好,李银江端着午饭走进屋时特地提高了嗓门:“陈大娘,吃饭喽,今天中午烧了鱼和鸡肉,还有千张结,都是你爱吃的。”看到李银江走进来,老人起身拉住他的手。“这几天天气暖和,午休起来,给您洗个头,清爽清爽。”李银江说。老人一把抱住李银江,激动地说:“不是银江,我哪里能活到现在,恐怕早就走了。”

从中午11点至12点,李银江跑遍了敬老院的10多个半失能老人房间,挨个询问老人们的身体状况。

“这几天去北京开会,我心里最挂念的就是这些失能老人,只有跟他们住在一起,我才会心安。”李银江说,起初,敬老院经费紧张,护工不好找,他就探索“以老养老”模式,让“年轻”老人照顾失能、半失能老人,通过积分来兑换零花钱,“这一模式让院里出了好几位‘万元户’”。

寻问中,得知王保洋老人这几天血压有点高,李银江立刻跑到卫生室找值班医师,叮嘱他下午一定再去看看老人的身体状况。

“仅让老人吃好住好还不行,还要有病能医。我们去年引入了医养结合模式,把镇里的社区医院建到敬老院,老人有啥情况,医生随叫随到。”李银江说,前几年,他们还试水社会养老模式,增挂了“桂五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牌子,让周边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多了一种选择。

敬老院还专门设了追思堂,每逢清明、冬至、春节,李银江必去祭祀,平时闲来他也会进去看一看,回忆老人的过往。“要让这里的老人看到,敬老院是一个大家庭,有家的温暖,他们‘走了’,也会有人记得他们。”李银江说。

“小车”不倒尽管推

前段时间,敬老院老人王成东因病去世,老人的侄子打算买棺材、开坟地,为老人的后事大办一场。李银江知道后,第一时间赶到老人侄子家,向他们宣讲殡葬改革内容,宣传移风易俗新观念。工作做通后,敬老院免费赠送骨灰盒,并帮助老人安置了公墓,减轻去世老人家属的丧葬负担。

“过去,我们这里殡葬陈规陋习比较严重,互相还有攀比心理,殡葬改革推进有难度。后来,我们一方面宣讲移风易俗新观念,另一方面想办法减轻去世老人家属的丧葬负担。”李银江说,虽然推动殡葬改革不是他的工作范畴,但只要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事情他就会做。

自敬老院创建以来,李银江从没有分内分外和上班下班的概念。现在的李银江虽然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当党组织找他谈话,希望他一如既往地将敬老院工作的担子挑起来,继续为老人们服务时,李银江愉快地接受了党组织的安排,并承诺:“不减工作热情和激情,有苦不叫苦,有难不讲难,全力做好各项工作。”

多年来,李银江先后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苏“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近日,他又获颁民政部最高奖项“孺子牛奖”。面对荣誉,李银江笑着说:“我就像一辆‘小车’,‘小车’不倒尽管推,我愿意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