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4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悖论“全集”阅读
□ 甘正气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一位酷爱读书的朋友问我,要不要读某位作家的《全集》?

我以前是主张不必读《全集》的。因为一位文学家的水平不可能是恒定的,其作品质量可能参差不齐,有不成熟的开笔,有探索性的试笔,有缺乏真情实感的各种唱和,江郎才尽时的自我重复,年老体衰、精神错乱时的呓语,还有迫于无奈的应景之作。

只有专门的文学研究者才有必要读某人的《全集》,否则,其所下结论的基础就是不牢靠的;我们这些完全出于欣赏目的的普通读者只要读这位作者的巅峰之作就行了。

以前,我对此深信不疑。

但,深入思考的结果是,这里存在一个的悖论。

因为一位作者作品水平的差异,我们只需要读其最好的作品,如此说来,就不必读其《全集》。

但是,为了知道哪本书才是他的巅峰之作,只有读完其所有作品才能作出判断。这样,就要求去读其《全集》,否则,我们如何知道哪本才是他最好的作品呢?

有人说,可以读各种文学史著作、专业评论家的著作,但是这些靠得住吗?

当年,张炜先生的《你在高原》获得茅盾文学奖,有人就怀疑评委是否读完了这本近500万字的长篇巨著。

说起雨果,评论家们就说《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但是我读完雨果全集,恰恰发现他的《九三年》最为经典。

谈到托尔斯泰,教授们就开始解析《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中的文学性与思想性。但是,读完其《伊凡·伊里奇之死》,觉得这部才真正震撼人心。

说起鲁迅,就是评价“杂文厉害”“善于骂人”“批评国人的劣根性”等。其实鲁迅的小说、散文的成就都极高,且在文学专业研究方面他也有开创性的贡献,不去读他的全集,只根据小学中学学过的几篇课文——而且估计当时只是似懂非懂,现在则是不懂装懂——就评价鲁迅,未免太过于自信了。

说起莫言,有人认为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影响,但是我通过阅读他的小说越多,就越觉得他的作品里有更多《聊斋志异》的影子。

评论家的点评我们可以作为阅读前的指引甚至依靠,但是我们不能依赖他们的判断。

阅读哲学作品也是,不少中国哲学史著作大谈儒家、道家、法家传统,可对王充和李贽却只是寥寥几句,即使谈到也是谈王充的反宗教迷信思想,他对儒家论述的具体批驳却付之阙如。说起李贽就是“童心说”,他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呢?则很少有人论及。

倘若以为读了文学史、哲学史就了解了文学和哲学,那就把文学和哲学看得太简略、太单一了。

赵翼有诗云:“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为了避免受到道听途说之害,做出我们自己的判断,需要去读《全集》。

但是,如果某人的全集根本不值得一读,我们付出的机会成本就过高了,因此,当我们下决心读某个人的全集时,这个人必须是真正享誉世界的,是确实流芳古今的大家,如杜甫、苏东坡、莎士比亚、陀思妥耶夫斯基、罗素、鲁迅、钱钟书等。开卷这些文学巨人的著作,又何必在乎是全集还是最好的作品呢?

阅读讲究技巧,亦关乎心境。在人间四月春天,何不沏一杯清茶坐于窗前,沉下心读一本向往已久的作品,与作者神交一场。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