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伙肖云峰家住河南沈丘县卞路口乡肖门村。2004年肖云峰从河南理工大学毕业后来到焦作市当了一名导游。在与游客交谈中他感受到城里人对绿色食品的渴求,于是萌生了返乡种地的想法。
“老家土地成本低,有机农业前景广阔,县里对返乡创业又有扶持政策,我看好这个机遇!”2014年肖云峰返回家乡,牵头成立了田野青种植专业合作社。头一年小打小闹基本没赚钱。第二年,肖云峰通过扶贫办申请了50万元贴息贷款,扩大合作社规模,引进大型机械,改善农田设施。同时,参加县里组织的技术培训,优化种植结构。期间,他共流转本村土地565亩,其中300亩种植优质强筋小麦,40亩建起蔬菜大棚,另外搭配种植脱毒土豆、香蕉红薯、水果玉米等特色农产品。
2015年,肖云峰发动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形式与合作社结成“手拉手脱贫致富联盟”,将村民与合作社的利益“捆绑”在一起。通过优化收益分配,不仅提高了村民主人翁意识,而且还调动起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在种植中更加注重产品质量。
“人多智谋广,‘手拉手’发展才能把事业做大做强。”肖云峰介绍,2016年合作社被列入“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村集体也筹资入股,大家的手拉得更紧了。当地政府还帮助完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并积极为农产品跑信息、跑市场。“近两年,产品销路已经打开。最近合作社接了几个大订单,总金额超过200万元,并与郑州、上海的加工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肖云峰美美地说。
随着“互联网+”的推广,肖云峰还为农产品销售开启了电商模式。在特色农作物种植中,他通过秸秆高温积肥降低生产成本,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秸秆利用找到了更多出路。去年,合作社实现净利润80余万元,越来越多的群众来种植基地干零活,大部分群众月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
回顾合作社4年的发展,这是一个“手拉手”的历程。在肖云峰创业刚起步时,政府在土地、资金、技术等多个方面给予他“实打实”的帮扶,是政府的“大手”拉起了他的“小手”。现在,合作社发展壮大了,他再用合作社这只“大手”拉起贫困群众的“小手”。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人才是关键。肖云峰说,只要大伙在家能赚到钱,会有更多外出打工者选择返乡。随着政策利好对“双创”人群不断释放,有的返乡者也会像他一样加入创业队伍。“到那时,‘手拉手联盟’会更加壮大……”肖云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