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杨浦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的东北部,有百年工业文明史,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也是上海著名的老工业区。它曾经历过辉煌,工业总产值一度占全国的二十分之一;也有过低谷,全区失业人口一度高达17万人。通过创新驱动,杨浦区走出了一条从“工业锈带”到创新智城的转型发展之路。曾经灰头土脸的“工业大杨浦”,现在推开窗就能闻到创新的气息。
杨浦转型发展过程中遇到哪些艰难挑战?又有哪些经验和探索?对于我国其他老工业区转型发展来说,杨浦走过的路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今天,如果你走进上海杨浦区,会看见这个拥有“百年工业文明”的老工业基地,已经将沧桑的工业遗存与时尚的现代创新基地融为一体。国棉十七厂变身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上海第二钢铁厂变成以“互联网+”为主题的产业园区互联宝地,上海矽钢片厂变成城市概念创意园……
杨浦区如今新旧和谐共处的场景,并非“天上掉馅饼”,而是经历了艰难的凤凰涅槃。
回顾历史,就能感受创新的难度
杨浦区曾有“工业大杨浦”之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其工业产值占上海的26.5%,聚集过1200家国企,60万产业工人。上世纪90年代,上海城市功能进行战略性调整,工业体系出现重大结构性变化。杨浦区大批企业关停并转,到本世纪初,企业锐减到200家,工人锐减到6万人,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下滑至3%,失业人员一度高达17万人,各类社会救助对象5.7万人,居上海市中心城区第一。
从辉煌跌入低谷,工业基地变成了“工业锈带”。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的浦东新区相比,杨浦变成了产业结构老化、社会负担沉重的老城区,杨浦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锈带”复兴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杨浦区这个老工业区未来路在何方?
从工业区向创新区的转型,是杨浦人努力了近20年的一条主线。
“创新是杨浦转型发展的生命线。杨浦能够实现从工业杨浦到知识杨浦再到今天创新杨浦的华丽转身,靠的就是十几年来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向创新要发展、要动力、要活力。”杨浦区委书记李跃旗在谈到杨浦区的发展思路时指出。
把创新作为发展主线的杨浦区委书记,他不是第一任,而是第五任。
上世纪90年代末,高校进入快速发展期,杨浦区内的同济、复旦等高校整合发展。2000年7月,杨浦区提出了依托高校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调整经济结构和优化城区功能的“两个依托”思路,“知识杨浦”成了主导功能,拉开了杨浦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大幕。
从1999年在任的杜家毫,到2018年现任的李跃旗,历经5任区委书记,杨浦区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主线一直没有变过。
主线不变,创新却一直在升级。
从2003年被上海市确立为知识创新区,到2010年被科技部命名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再到2015年被确定为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2016年被列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和国家创新型城区,围绕创新这个核心定位,杨浦的发展站位越来越高,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越来越清晰和坚定。
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成效显著:看财政收入,杨浦的区级财政收入从2002年的16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19.52亿元,增幅一直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前列;看产业结构,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预计达到84.3%;看创新后劲,杨浦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达7600余家,有20家科技园区、91家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众创空间初创企业成活率达到31.4%。
“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良好局面,靠什么?靠的就是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李跃旗表示,对于杨浦来讲,创新就是推动杨浦转型发展当之无愧的“生命线”。
走进城区,就能感受创新的力度
创新的城市形态调整,引领了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大潮。
上海市杨浦区是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中心城区,走进城区,你就能感受到创新的力度,因为他们把最宝贵的空间都纳入了创新布局。
2004年审议通过的《杨浦知识创新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的“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核心理念。杨浦区委提出,“三区联动”中政府要主动,要做到“三个舍得”:舍得腾出最好的土地支持大学就近就地拓展,舍得把好的商业和地产项目让出来建设大学科技园,舍得投入人力、物力整治和美化大学周边环境。
2005年起,杨浦区支持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实施了一系列空间拓展和整合,将大学用地从4.2平方公里增加到7平方公里,新增科教用地4000亩。杨浦区还与高校携手推进重大项目、科技园区等方面建设,主动为高校服务,总投入超过3亿元。
舍得就是有舍有得。面对高校,杨浦区舍了钱和地,得到创新转型发展的驱动力。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07年起,杨浦区停掉数个商业地产项目,拿出最好的土地和社区资源,在同济周边建设了科技园区。经过厂房置换、旧区改造“腾笼换鸟”,同济周围4条总长不足3公里的马路、2.6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逐步云集了大量创业公司。
同济创新创业控股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经理马立杰介绍,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核心区域的产值,从2002年的10亿元增长到了2017年的398亿元,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设计产业集群。现在,这里有3200多家企业,其中60%以上的企业与建筑设计有关。
面对百年高校,杨浦区以“舍得”为主线调整城市形态,保障了高校的扩展空间,形成了百年高校智力优势的溢出效应;面对百年工业留下的老厂房、旧城区时,杨浦区则以“更新”为主线调整城市形态,盘活传统遗存,让老树长出新枝。
杨浦遗存了大量老厂房资源——拥有存量工业用地面积约1.2万亩,500平方米以上的存量工业用房、用地和仓库共计676处800多万平方米。对这些遗存,如果简单视为历史包袱推倒重建,不仅耗资巨大、耗时日久,而且容易割断城市的历史文脉,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对此,区委、区政府提出科技创新与城市更新相结合的创新发展理念,促进“新旧融合”,将废弃的老厂房老仓库改造成全新的“双创”街区。
长阳创谷就是一个典型。
长阳创谷的前身是1920年建立的日商“东华纱厂”,1945年由中国纺织机器制造公司接收,1952年改为中国纺织机械厂。2000年前后停产关闭,这块土地废弃沉寂了10多年。
2015年,“长阳创谷”诞生在这片老厂房里。荒废的厂房被改造成绿植布满外墙的办公楼,旧烟囱、老锅炉成了绿地上的“雕塑”,昔日的纺织机械声被创业者的键盘敲击声取代,老工业“锈带”变成了新“双创秀场”,吸引了启迪之星、创合社区、优客工场、智能云科、润申科技等150余家特色“双创”企业和孵化平台入驻。
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品牌管理部经理郑成说:“我母亲原来就在中国纺织机械厂工作。现在,这里成了我们年轻人的创业街区。”
杨浦区的创新载体大量以这种“更新”的形式存在。通过不断探索实践,目前杨浦区内科技创新载体超过230万平方米,包括科技园、众创空间,以及一大批老厂房改建项目,形成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接力式”创业孵化链条。
打破桎梏,就能感受创新的速度
创新的资源配置模式,引领了各类要素精准联动的集聚。
杨浦区通过不断改革与制度创新,打破桎梏,促进各种创新要素全面融合联动,让人感受到创新的速度。
制度创新,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带来了跨界合作。
杨浦区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在知识技术的生产、转化、孵化、产业化等环节,通过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模式从体制层面进行突破,促进了不同机构间的合作。
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就是典型案例。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1997年成立时还是一个事业单位,2001年在原有基础上成立了一家企业化运作的公司,复旦大学、上海科委、区政府各占三分之一股份,严格按企业经理人机制管理,三方股东不派人到公司,所有人员社会招聘。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总经理谢吉华说:“现在,这个中心已经成为上海中心城区最大的孵化器,资产则从成立初期的264万元启动资金,成长为如今总值40多亿元的孵化器集团。”
如今,杨浦区继续积极探索区、校、企共建共享新模式,不仅推进了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太赫兹波谱与影像技术产业化平台等功能平台建设,还吸引了埃森哲中国创新中心、新南威尔士大学中国创新中心、百度(上海)创新中心落户,积极构建更多跨区域、跨所有制甚至跨国界的创新联盟。
政策创新,围绕创新链构建人才链,带来了智力的集聚。
人才资源是创新创业最核心的要素。近年来,杨浦加大海内外招才纳贤力度,通过各种政策创新,积极打造“国际‘双创’人才基地”。
杨浦区发改委副主任张天炜介绍,杨浦发布实施了“双创”人才政策“新十六条”,在上海率先探索“双创”人才“无否决”服务窗口。服务类业务“人才服务不用来、登记轮候无否决”,初审类业务“网上预审不见面、窗口受理无否决”,实现了最多跑一次,大幅提升了人才业务办理的便利性。
首张“中国永久居留权申请外籍人才认证函”就是在杨浦区开出的。公安部支持科创“双创”出入境政策“新十条”在上海落地,2017年3月2日,杨浦区将首张外籍人才认证函颁发给上海雅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鸿声。有了这个认证函,张鸿声就可以申请“中国绿卡”,再也不用为外籍人士常常遇到的种种不便发愁了。
各项创新人才政策的率先落实,带来了人才的集聚。目前杨浦区有“两院”院士65名,集聚高层次人才398名,海外人才创业企业发展到600家左右。
金融创新,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带来了资本的集聚。
杨浦区围绕创新链的锻造,不断丰富和完善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杨浦区与多家银行合作,率先试点“贷投联动—双创贷”“科创保”“挂牌无忧贷”等融资产品,探索政府、银行、企业风险共担的“双创”融资风险补偿机制,扩大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受益面。
杨浦率先实施“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专业化运作”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完善“基金+基地”的“双创”基金运作模式。首期募集资金100亿元的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成果转化基金、20亿元的上海双创孵化母基金和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业投资服务联盟均落户杨浦,并已集聚各类投资基金规模300亿元。
杨浦区积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综合服务。杨浦区金融办副主任胡敏俊介绍,截至2018年9月底,全区共有98家企业在全球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或挂牌,其中上市企业1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72家,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2家。
总之,在十几年的转型发展中,杨浦区通过各项改革和制度创新,构建了以“联动”为主线的新型发展模式,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的精准对接。
推开窗户,就能感受创新的温度
创新的社区空间格局,引领了“双创”文化朝气蓬勃地生长。
杨浦区委副书记、区长谢坚钢介绍,始终坚持“三区联动、三城融合”发展理念的杨浦,率先提出创业街区的概念,致力于打破校区、园区与社区的边界,打破研究者、生产者与用户的边界,打造没有围栏、生机勃勃、交流分享的“城市公共客厅”,使居住在杨浦的人,打开窗户就能感受到杨浦创业创新的温度。
杨浦重点推动了创智天地、国定东路、长阳路、环上海理工大学4大创业创新街区建设。
创智天地位于上海杨浦区的城市副中心,附近既有繁华的五角场商圈,也有复旦大学等高校,还有住宅区。2003年,杨浦开始启动创智天地项目,构建创业型文化产业园区,聚集了一批跨国大企业的研发中心和相关创业服务机构。创智天地的咖啡馆生态带动了杨浦的创业氛围,推开窗就能闻到创业创新的气息。
商米科技等企业就是受益于这种开放共享氛围的新一批“双创小巨人”。
商米科技是做智能零售服务硬件的新创企业,很多店铺、饭馆都使用他们的智能手持商用终端来刷手机支付、接外卖订单。公司2013年在创智天地成立时只有十几个人,100多平方米办公场地。现在则占据了两层楼,有600多名员工,年营收规模达10亿元。商米科技公司董事会秘书陈肖旌回忆说,公司选择这里创业,就是看中了五角场地区的商业氛围,公司生产的第一款被誉为“外卖接单神器”的安卓系统POS机,最初就是跟附近各种小店老板一家家谈试用,被认可后再迅速推广走红。
在创智天地,邻近的校区源源不断提供智力溢出,邻近的商区随时提供市场反馈,邻近的社区居民成了产品体验的主力军,校区、园区、商区、社区的无边界对接,让这里成为创新产品的试验场,成为创业的热土。
除了创智天地,另外3大创新创业街区也都各具特色:长阳路街区融合工业文明与城市更新,老厂房改建的创业园区没有围墙,与邻近的居民区共用绿地、果园等休闲场所,紧邻园区的居住地块还推动了长租房项目,为园区企业降低创业成本;国定东路上,集聚了众多创客的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通过打破围墙,与对面的腾讯众创空间相呼应;环上海理工大学街区则聚合高校科技资源,为创业者营造更加开放、自由、交融的创投生态环境。
结合开放、融合的创新创业街区建设,杨浦区以“共享”为主线的社区治理模式不断创新。其中,重点以党建引领为重要抓手,打造“区—行业—街镇”的区域化党建联盟体系,借力“互联网+”建设“智慧党建”系统,将党建引领深深嵌入创新创业的经济链条,用集体的力量促进“双创”文化蓬勃生长。
目前,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7600余家,一批“互联网+”和“四新经济”企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位置网、阿里体育、优刻得云计算、达达京东到家、学霸君、麦奇教育、流利说、爱回收、商米科技等企业,成长为行业领导者和细分行业“隐形冠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改革正在进行时,新风总从海上来。上海要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杨浦区的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就是不容错过的华章。我们期待着,杨浦转型之路能越走越好,越走越宽,为中国其他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发展写出一篇先行者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