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10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音乐节“吸粉” 岂止在场内
□ 佘 颖

演出阵容够强大、销售渠道很精准、各种服务跟得上,这才打造出一场成功的音乐节

前一阵,音乐节又开始刷屏。音乐节几乎成为各地竞相追逐的标配,是个旅游胜地就想做自己的音乐节。目前,音乐节品牌已经超过800个。据道略音乐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现场音乐产业报告》数据显示,在2008年,全国举办的音乐节还不到30场;而到了2017年,全国举办的音乐节已飙升到222场,总票房达到5.8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综合类音乐节147场,占比66.2%。

但是音乐节实际上却是亏损的多,这个高价的广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玩得转。

相关研究显示:超90%的观众看户外音乐节是出于爱好,观众年龄集中在15岁—33岁之间,演出票价和阵容是影响观众参与的最重要因素,超过一半的观众对市集、餐饮等配套服务有强烈需求。音乐节虽然深受年轻一代用户拥趸,成为一个拥有巨大潜能的增量市场,但是这一垂直现场演出领域的企划制作、票务发行、嘉宾邀约、服务体系、市场化运作等环节较为薄弱,尚未形成有序、规范的产业链条,一批又一批的音乐节面临品牌消失或间歇性停办的境遇。根据小鹿角智库统计,在2016年整体的音乐节市场当中,只有不到40%,共计79个音乐节,继续出现在了2017年音乐节市场中。

最近却有一个黑马型选手诞生:由太合音乐集团主办的首届麦田音乐节在北京长阳音乐主题公园举行,两天合计6万张门票在音乐节开唱前全部售罄,成为了音乐节里不多的实力型选手。

麦田音乐节的成功,首先与操盘手的实力有关。作为一家覆盖音乐全产业链的综合性音乐服务平台,太合音乐集团能组织起40组国内外音乐人/乐队,带来流行、民谣、摇滚、朋克、Hip Hop、民族等个性鲜明、曲风各异的中外音乐,吸引各类型乐迷。同时,太合本身也具有丰富的现场演出组织经验,集团旗下的演出服务平台秀动全年策划、举办、售票超16000场LiveHouse演出,占据独立音乐演出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通过秀动向音乐节的潜在观众群体推送购票信息,比一般的音乐节漫天撒网做广告,要精准得多。

以此为基础,太合音乐集团将音乐偶像、时尚潮流、生活方式、跨界合作等有机融合起来,现场专门设置免费Wi-Fi、充电宝、300个移动卫生间等专属服务,有抖音短视频开设专区,有京东白条的抓奖活动,还有“蚂蚱市集”,各种极具设计感的雨衣、可佩戴的花艺饰品、珍贵难觅的独立唱片、独具匠心的现场刺青……这样的音乐节既是以音乐为载体的节日,也是有趣生活方式的集合体,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自然强。

特别要点赞的是音乐节的出行服务。组委会在北京的5个地铁枢纽设置了5条大巴往返专线,并在音乐节站点出口设置免费的摆渡车,还联合了哈啰单车为乐迷提供7日免费骑行卡。

演出阵容够强大、销售渠道很精准、各种服务跟得上,这才能打造出一场一鸣惊人的音乐节。这些经验,值得那些靠资本、地产商驱动的音乐节学习,把音乐节真正做成乐迷们的节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