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大山大河发源地”之意的江原道,自古以来就以名山胜水著称。行走江原道的春川、平昌、江陵等地,不禁感叹这里的天蓝、山绿、水清。
秋日清晨,春川市昭阳江岸的巷道上,江边绿树林立,山水辉映,尽显田园意境,骑行锻炼的韩国市民来来往往。一边呼吸着清新空气,一边欣赏美景,这是在大城市里难得的体验。
在平昌郡龙平度假村还有着另外一种风景。虽然9月份并非滑雪季,但优美的秋景让人仿佛置身欧洲小镇一般。高山下、溪流边,不时有飞鹤掠过,阳光照射在绿色的丛林中。雨后,略显湍急的河流横穿整个滑雪度假村,给宁静的环境添了几分生气。
在江原道,一个很大的感受是城市与乡村紧密融合,城乡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乘坐ktx列车,车窗外映入眼帘的是大片森林和绿油油的农田,道路一侧是郁郁葱葱的山林,白云在山峦顶端变幻着形状;另一侧则是碧绿农田。快到秋收季节,黄绿交织成一幅丰收的景象。
江原道会有这样好的生态,绝非偶然。据统计,江原道山林面积占整体面积的82%以上。境内高山巍峨,湖川秀美,海岸线绵长。风景旖旎的自然环境,成为发展江原道旅游业的重要基石。如今,江原道大力推广的休闲旅游业、渔业等行业都特别依赖自然环境。因此,把“风景”变成“产业”,环境保护便是重要一环。
江原道的环保理念,在平昌冬奥会上体现得尤为突出。为避免大规模建设给地方环境带来负担,平昌冬奥组委在筹备之初,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环保,所有场地和场馆都是在充分顾及自然生态安全前提下建设的。本届冬奥会的13个场馆中只有6个场馆是完全新建,其余大多是在江原道原有设施基础上维修改建。为了实现“低碳绿色奥运”目标,江陵冰球中心等新建的6个场馆均安装了地热、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设施。所有的场馆全部达到了环保建筑认证标准,并且全部使用环保能源发电。
在江原道,严格执行垃圾分类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垃圾箱对纸张类、瓶类、塑料类、罐头类等可回收型垃圾都有明确的分类。为实现冬奥会期间“零碳排放”目标,平昌冬奥组委及当地政府从与普通民众生活紧密相关处着手。以垃圾分类为例,平昌冬奥会启用了一项促进废纸回收利用的技术,人们可以把废纸投入指定的机器回收,机器通过测定纸张的重量,向投放者手机账户返还一定金额。不仅如此,平昌冬奥会场馆周边很多垃圾桶是用纸做的,以便循环利用或分解。
把美丽山水与绿色经济理念转化为现实,借助生态环保文化塑造新形象,无疑是江原道的一个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