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财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8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P2P行业须强身健体
□ 赵 磐

近段时间,我国P2P行业频频“爆雷”,7月份问题平台达163家,成为历史峰值。

P2P大量爆雷有多方面因素:一是行业准入门槛低。一些缺少资质和能力的平台涌入这一领域,而管理能力又跟不上;一些平台异化为信用中介,私设资金池,短债长用,资产端和负债端不匹配;还有一些平台脱离了小额分散的经营宗旨,热衷于“垒大户”。

二是国内信用环境不完善,P2P增信措施也没有跟上。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报告,目前央行个人征信数据覆盖8.6亿人,其中有信贷记录的约3.5亿人,覆盖率仅为40%。除了央行征信体系之外,机构也可以使用信联等信用信息查询系统。然而,P2P平台并不愿意分享自己的客户数据,导致行业统一的信用评级体系缺失。

在缺少信用信息的情况下,目前P2P行业借款标的仍以抵押类为主,以降低投资用户的风险。除了抵押以外,另一种增信措施就是担保模式,主要担保模式有:P2P平台风险准备金担保、第三方担保、保险公司担保。其中,P2P平台风险准备金担保模式在2017年被监管叫停。此后,不少平台引入第三方担保,但是存在以下两方面难题:一是关联担保,二是非融资性担保机构实力有限,并且对于P2P平台担保意愿有限。保险公司担保即保险公司的信用保证保险,是最优质的担保模式,但目前有保险担保模式的P2P公司仅为总量的1%。

三是部分P2P平台科技含量不高。一些P2P平台名为互联网金融,实则仍以线下人工获客为主,造成营业成本明显偏高。

2017年,我国P2P市场贷款总规模大约430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P2P市场,贷款规模超过其他主要国家之和。面对当前问题高发的态势,P2P平台需要加快强身健体,提高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一是加快回归信息中介的本质。P2P平台本身是利用互联网为借款双方搭建起信息桥梁,绝不能成为信用中介。一些平台之所以倒闭,一方面是受到了借入方不还款的拖累;另一方面也有借出方怕收不回钱造成挤兑的影响。

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风控和获客能力。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为自己的客户画像,从中精挑细选出合适的贷款客户推荐给借款人;另一方面要加强抵押物的管理和拓展增信措施,为贷款安全再加把锁。

三是要完善好平台的内部管理,实现客户资金和自有资金的有效分离,严控资金流向,并做好信息披露,根据相关监管要求整改,以通过有关部门备案要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