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8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云南河长制十年探索显成效
“河长”治河保水清
本报记者 周 斌

7月28日,记者来到昆明滇池草海大坝,只见这里人群熙熙攘攘,一幅热闹景象。滇池草海大坝冬春可以看海鸥、夏秋可以观山水,已经成为昆明的一道亮丽风景,每天都有上万人来此游览和休闲。在大坝的一端,立着一块巨大的液晶显示屏,即滇池流域河长制公示电子屏,是今年3月23日正式投入使用的,从早到晚播放的内容主题就是滇池治理河长制。内容包括:滇池治理公益宣传片,市级总河长、副总河长、总督察、副总督察名录,36条出入滇池河道市级、区级河长名单,河道水质目标、当月水质评价,各条河道流经区域、断面位置、水质类别、水质达标情况以及监督举报电话等,每月河道水质评价不达标的还用红色字体标注出来。

别看这块显示屏是今年才设立的,其实滇池早在2008年就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河长制。2017年,云南六大水系及牛栏江、九大高原湖泊设立省级河(湖)长,全省67928个河(湖)长全面到位,比全国平均早一年全面建立河长制。

上世纪90年代末,滇池因严重富营养化,出现了重度污染,高原明珠失去光彩,成为昆明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痛,云南省和昆明市由此踏上了滇池治污的艰难历程。2008年,在反复摸索中,昆明市为了斩断滇池的污染源,对污染严重的36条入湖河道进行集中治理,为了加强责任制,率先探索实施河长制。

1996年、2003年、2013年,大理洱海蓝藻大面积暴发,与此同时,杞麓湖、星云湖也受到严重污染,九大高原湖泊水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如果延续以往的治理方式,云南河湖治理形势严峻。

2016年,《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出台,要求2018年6月底前在全国全面推行河长制。云南明确提出,提前在全省建立河长制。云南省委书记陈豪、省长阮成发、省委副书记李秀领分别担任云南省总河长、副总河长、总督察,兼任抚仙湖、洱海和异龙湖3个湖泊的湖长。

大理州在洱海治理中,把“洱海清、大理兴”作为根本发展理念,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开展洱海保护性抢救工作,全面实施洱海流域“两违”整治、村镇“两污”治理、面源污染减量、节水治水生态修复、截污治污工程提速、流域综合执法监管和全民保护洱海的“七大行动”。其中,关停大理洱海沿线2000多家餐饮店和客栈的断然措施震动全国。6月30日,《大理市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方案》正式实施,洱海治理力度再次加码。大理市常务副市长赵永祥告诉记者,“三线”划定后,大理市将按计划推进“三线”范围内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恢复洱海沿湖自然生态岸线,形成完整的陆地与湖泊水体的过渡缓冲区域,提高洱海岸线空间生态修复自净功能,促进洱海入湖水质的改善。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副局长吴朝阳认为,昆明市在总结2008年以来河长制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深化河长制,推动河长制工作实现了六个转变,即“内涵由单纯治河治水向整体优化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理念由管理向治理升华,范围由河道单线作战向区域联合作战拓展,方式由事后末端处理向事前源头控制延伸,监督由单一监督向多重监督改进,河(渠)湖库保护治理由政府为主向社会共治转化”。

作为深化河长制的具体体现,昆明市率先在滇池流域河道实行生态补偿机制。上游治理不达标,就要因超标的污染为下游买单。滇池流域34条河道生态补偿试点开展一年多以来,“谁污染谁买单”的倒逼环保责任的做法初显成效。昆明市滇池流域河长制办公室统计数字显示,自2017年4月启动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工作至2018年4月,相关各区政府(管委会)共需缴纳生态补偿金6.5亿多元,滇池流域通过牛栏江向滇池生态补水近25亿立方米,水质由劣Ⅴ类转为Ⅴ类,今年一季度,滇池总体水质持续保持企稳向好趋势,外海、草海水质均为IV类。

云南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省河长制办公室主任刘刚称,云南还同时全面推进“河长清河行动”等12项“云南清水行动”。目前,“河长清河行动”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各地河湖治理力度持续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取得立竿见影之效,一些河湖长期积存的问题得到迅速解决。下一步,云南将加快对“一河(湖)一策”的制定,开展分类治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