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读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5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一分竞争就多一个选择
心 月

如今,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互联网所倡导的精神也已耳熟能详:平等、包容、开放、共享。甚至,不少企业常常把互联网思维挂在企业愿景的演说词中。

互联网的确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随着互联网巨头的崛起,特别是在和百姓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民生领域,人们从自身的感受逐渐悟出一个道理:互联网巨头也叫企业,是企业就会遵循市场规律,在竞争中展开厮杀,消灭对手实现垄断,从而赚取超额利润。一旦一家独大,它们便只关心自己的霸主地位,不再对用户的痛点持续用心。

近日,滴滴出行推出外卖、美团布局打车市场,虽然仍旧是巨头跨界游戏,但引起了广泛关注,说明消费者对垄断十分警惕。消费者也没想到,一些互联网企业这么快就从行业变革者成为行业的“霸王龙”。事实证明,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嗜血”的本性是一样的,只不过借助资本大鳄,手段更凌厉,厮杀也更血腥而已。厮杀初起,都把用户奉若神明,厮杀过后,胜者主导规则和定价。垄断的格局带来的是失望与别无选择。

面对互联网巨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商家希望多一些竞争,消费者多一些选择。外卖订餐平台,虽有两三家竞争,但入驻平台的众多中小餐饮商家,随着平台扣点提高,纷纷抱怨自己成为待宰羔羊,本就不高的利润越来越难赚。如果商家的负担越来越重,信心和热情退去,又怎么能为消费者提供美味佳肴?外卖订餐平台的创立需要三个核心能力:流量、商户和配送团队。事实表明,没有充分的竞争,平台就变得贪婪,很难更好地维护商家利益;更没有耐心去细致做好配送团队的训练;消费者的痛点也不可能再受到关注。

如今,各个行业都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但在一些很重要的民生领域,如餐饮、出行、租赁、医疗、养老等等,即便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也不意味着一脚踏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因为在以人的服务为主的行业,互联网平台目前只能解决供需有效快速对接,需求对接之后,对于服务和产品的质量保证,用户体验的持续改善,平台是没有能力把控的。饭菜香不香在厨师,病能不能治好在医生,乘车舒不舒服在司机,这些领域的品质革命,任重而道远,互联网不是一加就灵。

以餐饮业为例,在APP点一份外卖,已成为很多人生活的组成部分。订餐是快速便捷了,可消费者的需求并不满足于此,他们还追求食材的安全、口味的独特稳定。用餐品质的提升,商家责无旁贷。所以,那些立志打造互联网餐饮品牌的创业者,埋头做好自己的产品是根本之道。当然,他们也想借助更多订餐平台展示自己,扩大销量,并希冀这些平台服务好、收费低。可是如果没有竞争,就不可能实现期待,有的只能是花样促销、竞价排名和不断提高的扣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