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围绕艰苦奋斗创造幸福生活和服务群众主题,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余静、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传喜、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龙书伍、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巴珠村党总支书记和勋、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红旗社区党总支书记李秋莲等5位优秀基层干部与中外记者畅谈人生感悟。
代村是兰陵县的一个城边村,北部是山区,南部是平原。上世纪90年代,代村曾是一个群众信访不断、集体负债近400万元的“老大难”村,人均收入只有1000多元。近年来,在党的政策支持引领下,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通过旧村改造,我们腾出来几百亩建设用地用于发展。群众全部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小康楼、多层楼、老年公寓。环境改善了,生活质量提高了,群众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好了。”王传喜说。
十八洞村是湖南湘西大山深处的一个苗族村寨,全村有4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225户939人,过去是出了名的穷山沟。近年来,村里通过创新“飞地经济”,成立专业合作社,让每家每户都成为社员,引导群众自觉抵制“等靠要”思想,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龙书伍介绍,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从4年前的不到1700元增长到去年的10180元。如今,村里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已经基本完成。
作为安徽省第六、七批选派帮扶干部,余静表示,近年来,村里从破解群众增收难题入手,大力开展产业、就业扶贫,大力实施异地扶贫搬迁,村容村貌日新月异。环境美了,钱包鼓了,老百姓的笑容也多了。
“我们讲解政策时,不但要把精神吃透,还要转化成当地老百姓的语言,让他们能听得懂,落实得下去。通过给他们办一件一件实事,为他们答疑解惑,跟他们掏心窝子,信任就慢慢建立起来了。”余静说。
谈到绿色发展,和勋向现场记者如数家珍。担任巴珠村党总支书记22年来,和勋致力于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符合本地实际的特色产业。紧扣“生态立村、产业强村、文化兴村、和谐安村”这一思路,巴珠村找准结合点,以“支部+产业+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巴珠生态创建之路。
“过去没有通路,山上的东西运不出去。现在通了路以后,我们的林下资源,比如松茸、羊肚菌等野生中药材可以运出去,再通过保护生态,增加了老百姓收入,这也是我们发展绿色经济的原因。”和勋说,截至2017年底,巴珠村全村存款余额达到850万元,户均存款3万余元,成为塔城镇农户存款最多的村子,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李秋莲认为,如今社区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也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过去,居民到社区来办事,需要交身份证、户口本等一沓子证明材料。现在,顺应互联网发展新形势,社区建立了居民信息库,居民通过手机上网就可以办理业务,实现了让信息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谈到对幸福和奋斗的理解,李秋莲表示,从事社区工作16年,有各种酸甜苦辣,但是也收获良多。“当我走在自己带领居民修的路上,我就感觉特别平坦,心情特别舒畅;看到我们这儿装的路灯,感觉比其他地方的灯亮得多,这就是收获满满。”李秋莲表示,“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只要基层党组织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党员发挥好带头作用,就没有解不了的难题,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奋斗的过程也就是幸福的过程。”王传喜说,“看到群众期盼的目光、满意的笑脸,我们心里就觉得幸福满满。”